陸仝對韓北卿好奇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她身上的迷霧重重,總覺得身上罩著一薄莎。陸仝很想揭開韓北卿身上的薄莎,可他知道一層薄莎後面也許還有別的。

「陸老闆財大氣粗,還怕我來跟你搶生意啊。」

韓北卿斂起笑容,一臉正色身上有種咄咄逼人的壓迫感。

陸仝見狀內心更加好奇,一個鄉下丫頭哪兒來這麼大的氣魄?連她老子韓縣丞都沒有這麼大的官威,若不是從仕多年的人,並不會有這種疏離又親切的逼仄感。

他當然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這個朝代沒有女官。新

韓北卿在基層扶貧多年,與底層百姓、外來投資商、本地商戶、地痞、街霸交往甚多。

該親切的時候,要有親和力。該有壓迫力的時候,身上的疏離冰冷感一絲不少。

「韓老闆說笑了。」陸仝不喜歡冷冰冰帶著壓迫感的韓北卿。

「我手裡錢足夠開酒樓,陸老闆可以開始佈局了。這條街上的商鋪,你可以轉手了。」

做生意不能一家獨大,講究的是合作共贏。只有這條街興旺起來,街面上的商戶才能賺到錢。

韓北卿的思路,就是建立懷寧縣第一條商業街。

用集市來引流,將破舊衰敗的造紙坊營造出氣氛來。

客流量大,商販們就會跑過來做生意,擺攤的、做門店各司其職。

韓縣丞將這條商業街管理起來,攤位管理、打掃衛生、定製營業時間,維護安全等等。

造紙坊運轉起來,酒樓開業就能賺錢。

什麼貧民窟沒人來,地角不好不夠乾淨。下等人住的地方,頃刻間就會變成旺街。

陸仝是個生意人,看明白這是縣丞父女二人合力扶植起來的。起碼在維護安全與衛生管理方面,肯定不會跟主街一樣矛盾重重。

所以陸仝放出了訊息,很快造紙坊不少商鋪或租或賣一下子熱鬧了不少。

除了那個正在修葺的二層大商鋪,誰都不知道要做什麼。

韓北卿請了木匠做了一批桌椅跟餐具,數量比較多工期又很趕,將全縣的木匠都給召集起來了。

慢慢的就有風聲傳出來,造紙坊那家神秘的二樓商鋪是要開間大酒樓。

「這家酒樓不一般咧,聽說盤子都是用木匠新打的,跟咱們這邊的都不一樣。」

「盤子而已又不是菜,搞的花樣再多,菜不好吃有什麼用。」

「你知道個屁!我家隔壁徐木匠都說了,僱他做事的是縣丞家的千金咧。你知道她吧,韓大姑娘,厲害著咧。」

「韓大姑娘?她又開酒樓了?我的老天爺,不管賣什麼,我都要去嘗一嘗。」

「韓大姑娘又做新生意了?她很厲害的,師從武陽侯府,了不得。前有油車改善咱們老百姓出行,後有《懷寧晚報》」

流言總是有些離譜的。

王三娘到處散播韓北卿是武陽侯府看上的人之後,白珠隨侍在韓北卿身邊替她管理內宅。開始人們都以為韓北卿即將嫁入武陽侯府,後來又有了她師出武陽侯府的流言。

這種聲音慢慢流出去之後,對韓北卿的猜測又有了不少變化。

這事兒不是韓北卿乾的,但她知道,肯定是隔壁院子那群人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