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北卿這才清楚,原來隔壁柱嬸兒已經盯上了自家。恐怕不是柱嬸兒一人,而是村裡有心之人都已經盯上了自家了。

“對呀,你才知道的呀。我外祖家在縣城裡不是有個雜貨鋪麼,裡面什麼都賣。我家的小魚乾就是給外祖父家拿去,讓他幫忙賣點價錢不貼不貼家用呢。”

說著韓北卿仰頭嘆了一口氣:“我娘到現在也不回來,也是想要多賣些錢吧。”

村子裡整日都在說王三孃的壞話,王三娘被怎麼編排都是她咎由自取。但是韓家人可受不了這些風言風語,在這個年代女人的名聲大過天。韓秀才還不能休妻,休妻的話對一雙兒女的影響更大。比如韓北卿將來議婚,還有韓縝文科舉之路也會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二妞不懂這些,只是單純的以為韓北卿說的這些就是事實。她本就聽村裡人議論韓北卿的孃親不是正經人,白瞎了韓家這麼好的門第。

今天見韓北卿自己主動提起她孃親來,眼睛都亮了,一臉好奇的打聽:“囡囡,你娘為什麼不回家啊?村裡人都說你娘在城裡養漢子了。”

韓北卿一臉尷尬:“你說什麼說什麼唄,還能捂別人嘴嗎?”

“可是你不生氣了?你娘明明在城裡賣魚乾補貼家用。他們這樣說你娘,實在是太不好了。”二妞一臉正氣,替韓北卿說話。

韓北卿淺笑著看著二妞:“當然不生氣啊,大家各過各的有什麼可生氣的。他們說我孃親的壞話,不過是因為我娘是商戶出身,對錢財黃白之事喜愛。而我爹是讀書人,讀書人嘛就應該是清高才對。怎麼能跟銅臭沾染上呢?”

二妞半信半疑的看著韓北卿,眼裡滿是聽不懂的茫然:“囡囡,你懂得真多呀,不愧是秀才的女兒。”

韓北卿翻了個大白眼,心說這有什麼不懂的。轉念一想,眼前這個小姑娘沒有閱歷也不識字,所見所聞都是眼前這個村子。指望她能懂什麼呢。

採夠了越椒,韓北卿拉著二妞往家走。路過村口的時候,麻煩來了。

“韓秀才家的?!”有在村口大槐樹夏納鞋底的婦人一臉壞笑的叫嚷。

韓北卿看著那一群嚼舌根子的婦人,心裡猜出來她們似乎在說著自家的閒話。

衝著眾人福了福身,十分有禮的說了一句:“諸位嬸子們好。”

“哎呦,不愧是秀才家的小娘子,這通神的做派就是不一樣。”有那麵皮子薄的婦人,連忙放下手裡的活兒計笑容滿面的與韓北卿打招呼。

可還有那不知禮數的人,見韓北卿禮節妥當生出來幾分輕慢之意。

“有什麼不一樣的,就是窮講究罷了。鄉下丫頭整天弄些城裡人的做派,笑死人了。”說話的婦人眼皮子翻上天去了。

韓北卿不認識眼前這個刻薄的婦人是誰,疑惑的看了一眼身邊的二妞。二妞立馬湊到她耳邊小聲嘀咕:“囡囡,這個人是錢婆子的兒媳婦。李婆子你知道不?是跟你祖母不對付的人。”

韓北卿瞭然的點點頭,知道自己該怎麼應對了。她轉過頭看著二妞,淺笑著說道:“知道我爹爹為什麼說讀書使人知禮了吧?”

那婦道人家不知道韓北卿說什麼,但也知道她是在罵自己。臉色一邊,舉著手裡的鞋底子作勢要打人:“死丫頭,你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