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儲君定奪,賜死白起
章節報錯
陳勇道人和陳韻妃夫婦二人,一起趕到秦國都城咸陽。在這裡,陳勇道人見到了,已經是老態龍鍾的秦王嬴稷。這個時候的秦王嬴稷,已經七十五歲了,他自己也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對於秦王嬴稷來說,現在最想的,就是把自己的江山託付給誰?
秦王嬴稷這些年來,使得秦國的疆土擴大了很多,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滅了周赧王姬延,接著又西周文公姬咎逝世,才有機會掠奪來了這代表天下的九鼎!九鼎乃是華夏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而秦武王嬴蕩,就因為在周都洛邑舉鼎而亡。可是這代表天下皇權的九鼎,現在卻在秦王嬴稷手中!秦王嬴稷指著龍文赤鼎說道:“這就是秦武王嬴蕩所舉的巨鼎,那個時候如果沒有那場意外,又怎麼可能有我嬴稷繼位之機啊?
雖然這個龍文赤鼎吾舉不起來,可是現在,????????????????它卻在吾秦國皇宮!吾嬴稷雖然不能裡能舉鼎,可是吾卻可以收龍文赤鼎於六安宮中。孤知道這輩子吾也不到天下一統了,可是孤希望,這天下一統時,吾秦國子孫,能夠把這個喜訊,告慰於孤啊!”
陳勇道人說道:“陛下,你敬請放心,等到秦國一天天下之時,貧道保證,秦國皇帝,必會把這個喜訊,第一時間告慰秦國的列祖列宗的!而這裡面,自然有陛下的一席之地的!陛下這麼多年來,為大秦帝國操勞,也真的該歇歇了。”
秦王嬴稷說道:“孤也想休息啊,只不過孤還是擔心,孤死了之後,後人能否有一統天下之志啊?我那兒子嬴柱,真的是紈絝子弟啊?妻妾無數,整日裡只知道花天酒地,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就他這樣的,繼位之後,又能為吾大秦帝國,立下什麼汗馬功勞啊?”
陳勇道人看著秦王嬴稷說道:“陛下,您是否只有此心願未了?如果是擔心秦國天下,那麼貧道就為你占卜一卦好了。看看你們大秦帝國,傳位於安國君嬴柱後,會怎樣好嗎?”
秦王嬴稷說道:“那就多謝陳勇道長了,孤真的是年齡越大,越擔心天下蒼生啊?孤這輩子知道,自己殺伐果斷,自然是罪孽深重。因此只希望災禍都落到本王身上,不要讓孤的子嗣們,代為受過就好!”
陳勇道人說道:“放心吧陛下,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竟然你這麼放心不下,貧道就替你占卜一卦好了!看看你們大秦帝國,到底還有多少年好運好了。貧道也不希望,你們大秦帝國,出現什麼意外啊?”
秦王嬴稷說道:“那就多謝陳勇道長了,除了你所說的話,其他人所說的話,孤還真的不敢全然相信。沒辦法啊,這些人,不知道和誰關係更好一些,因此就可能說出來的話,根本就不是他的肺腑之言,可是他還是會如此說話。吾想改變這個世界,可以到了現在,我才知道,自己根本就撼不動啊!”
陳勇道人心知,每個帝王年齡大了,總會有這種時刻的,只不過秦王嬴稷表現的更明顯一些罷了。可是這也能理解,因為安國君嬴柱的確是太難祚了,就他這樣好色無度的,秦王嬴稷的子嗣裡面,就他最沒有帝王相啊!
於是陳勇道人便當著秦王嬴稷的面,為了秦國今後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出一份力也是好的。陳勇道人便為安國君嬴柱算了一卦,可是這此卦一出,陳勇道人卻是一臉憔悴。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過,今日竟然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來陳勇道人占卜的這一卦,竟然是安國君嬴柱和秦王嬴稷前後腳,差不多是一起死去的。怎麼會是這樣?這又怎麼可能?陳勇道人很是吃驚,便開口問道:“陛下,安國君嬴柱,他現在有多大了?身體好嗎?”
秦王嬴稷說道:“安國君嬴柱這孩子啊,孤算一算再告訴你。他是朕的次子,????????????????乃是唐妃子所生。唐妃子生下安國君嬴柱後不久,便病逝了。那年是……安國君嬴柱到現在,已是虛度五十四載了。”
陳勇道人說道:“這就正常了,貧道感覺很是奇怪,為什麼陛下駕崩後,安國君嬴柱很快就一命嗚呼了。可是安國君嬴柱的子嗣裡面,卻也有適合皇帝的。”
秦王嬴稷說道:“你是說,朕到時候直接傳位給安國君嬴柱就可以了,他活不了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可是安國君嬴柱的子嗣裡面,卻有很適合當皇帝的人選?”
陳勇道人說道:“是的陛下,你放心吧,在你百年之後,就能夠看到天下一統了。貧道也只看了這麼多,看到天下一統,便沒有再往後看,他們的故事。沒辦法,看這些是要遭天譴的,但是為了陛下,貧道這點苦還是願意受的。”
秦王嬴稷說道:“還是陳勇道長好啊!有你在的時候,是孤家最安心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大家一起東擋西殺,南征北戰,真的是記憶猶新啊!雖然苦一些,累一些,卻比現在的生活,更有意義了。”
陳勇道長說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啊,你那個時候所吃的苦,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少吃些這方面的苦嗎?只有這樣做,人類才能進步啊?那個時候,白起將軍,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只是不知道,白起將軍,他現在怎麼樣了……”
秦王嬴稷看著陳勇道人說道:“白起將軍被朕殺了……”
陳勇道人說道:“白起將軍被陛下殺了?這時是為什麼啊?貧道看得出,白起將軍對陛下是真的忠心耿耿啊?他為了陛下,是什麼苦都願意吃啊?這樣能征慣戰的大將,陛下怎麼捨得殺了他呢?”
秦王嬴稷說道:“朕也聽到有人傳言,朕是擔心白起將軍功高震主,所以朕才會把他殺了!”
陳勇道長說道:“功高震主?那不是胡扯八道嗎?只憑我們大家一起參加的戰役裡面來看,白起將軍雖然殺敵有功,可是做這些決策權的,還是陛下啊?只憑那一戰,貧道相信,沒有人會認為,陛下在軍中不重要的!”
秦王嬴稷哈哈大笑道:“還是陳勇道長懂我啊!本王乃帝王之軀,再驍勇善戰,運籌帷幄,也不應該出現在戰場之上啊?因此很多時候朕不是不能打,只是不能做而已。而且白起將軍在朕面前,他永遠都只是個小弟弟而已!”
陳勇道長說道:“是啊,這樣驍勇善戰的小弟,讓他自己去做事好了,陛下又何必,會出手殺了他呢?”
秦王嬴稷說道:“怪只怪人是會變的,白起將軍在朕手下,一直都是戰功卓越之輩,因此他升遷自然是很快的。在朕繼位十四年時,以左庶長統兵於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因此白起將軍接連升為國尉、大良造!
朕二十八年至朕二十九年大舉伐楚,攻克楚都郢城,佔領楚國大片土地,因功白起將軍被受封為武安君。後屢破三晉,不斷攻取韓魏領土,白起將軍都是戰功卓越。”
陳勇道長說道:“陛下,哪怕白起將軍被封為國尉、大良造後,他在陛下面前,也都只是小弟弟而已!他一個小弟弟,陛下又怕得了什麼!”
秦王嬴稷說道:“怪只怪白起將軍太過飛揚跋扈了,他不知道他的一切榮譽,都是我給他的罷了!自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趙卒四十萬。戰後白起將軍主張乘勝進軍,攻破趙國,但因應侯范雎妒其大功,終許韓、趙割地求和而罷兵了。
後本王再次起兵攻邯鄲,久攻不下,擬派白起為元帥,可是屢遭他拒絕,因此觸怒了本王。同時白起將軍又得罪了范雎,最後白起將軍被免為士卒,被朕賜死在杜郵了……”
陳勇道人說道:“陛下,哪怕你讓白起將軍戰死沙場也是好的啊?總比讓他在杜郵被陛下賜死,好受一些啊?”
秦王嬴稷說道:“朕也想這樣啊?可是那白起將軍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碰本王的逆鱗,他還想讓大家看朕的笑話!朕賜死他又算得了什麼?難道我一代君王,連殺一個白起將軍的權利都沒有嗎?如果沒有,我當這個大王還有什麼意義?”
陳勇道人還想再勸,可是當聽到秦王嬴稷說過的那些話時,陳勇道人就知道,秦王嬴稷是不可能接受別人的勸解的。只是不知道,到了這般年齡,到了這個時候,他心裡會不會有些愧疚……可能只有他入土之時,才會感覺對不起別人吧……
秦王嬴稷開始給陳勇道人講自己的歸劃,可是經常都會出現,事與願違之事。沒辦法,在秦軍攻打周邊國家,吞併土地城池之時,總會有不和諧的聲音傳來。沒辦法,各國人民自發的,阻止秦軍的事件,這也會使秦軍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