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巧取豪奪,劉虞之計
章節報錯
誰也沒有想到,再次來到密雲島上的還是公孫瓚的使者,他們此行卻是來興師問罪的。原來公孫瓚就是靠第一路使者,來確定陳勇其人是否是在密雲島上,然後才好讓兩支火箭射向天空,分別通知兩路分兵的部隊,好突襲陳勇巡邏計程車卒。當他們確認偷襲成功,重傷了兩路陳勇計程車兵後,他就開始派出第二路使者,前來密雲島上興師問罪。
那公孫瓚就是要逼迫陳勇要答自己,一起追隨著他公孫瓚,去討伐袁紹的大軍才行。而此次消滅陳勇的巡邏士卒,就是為了製造事端,好以此為契機,迫使陳勇讓步,從而好控制住烏桓三郡,和讓陳勇不得不率軍隨自己攻打冀州的。如果陳勇敢不同意的話,公孫瓚就準備撤除陳勇的這支部隊,守衛邊關的權利!
公孫瓚已經決定,據理力爭,因為他有真憑實據,陳勇的邊軍戰敗的憑證!如果陳勇不妥協,他就決定,哪怕把官司打到幽州牧劉虞那裡,他也要取消陳勇軍隊駐守邊關的權利!得不到陳勇軍隊的助力,就要取得烏桓三郡守衛的權利。這樣的話,至少自己可以擁有更多的馬匹,好補充自己,或者運入內地賺更多的錢!
當第二隊前來密雲島公孫瓚的使者,進入島後,看到的竟然是數百個靈棚,那使者直接找到了正在靈堂祭拜的陳勇,詢問起島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陳勇沒有隱瞞,只得據實相告。那使者就是等著陳勇承認戰敗的事實的,可是他沒有想到,陳勇竟然在島內,給這些死去計程車卒們,披麻戴孝,為其守靈,並且是痛哭流涕!
那使者看著陳勇說道:“陳勇將軍,公孫將軍想請您一起隨他攻打冀州,不知道將軍可同意否?”
陳勇看著那使者,很是不解的說道:“還請尊使大人明查,今日吾的兩支精兵死傷慘重,吾還要處理這相關事宜,不抓住兇手,誓不罷休!吾真的是沒有時間啊!”
那使者看著陳勇說道:“陳將軍,吾只是傳話的,你若是如此不配合公孫將軍,他可要動用自己的官威,以勢壓人了!你們這支軍隊,屢次戰敗,損兵折將的,又如何替得了大漢守衛邊關?公孫將軍只要一句話,你辛辛苦苦做過的一切,都會化為泡影!”
陳勇心中怒極,他看著來人說道:“這位使者,吾的事情就不勞掛您唸了!這烏桓三郡的守衛工作,是大司馬劉虞大人分封於我的,而不是什麼奮武將軍分封於我的!他在幽州又算是個什麼東西?吾做事只需對得起天下的黎民百姓;對得起在烏桓三郡經商的這些客商;對得起幽州牧劉虞大人對我的悉心栽培足矣!”
那使者見陳勇膽敢公然拒絕公孫將軍的命令,還這般地肖揚跋扈,這還了得啦?再這樣下去,公孫將軍的命令,自己就真的完不成了!那使者盯著陳勇說道:“陳勇啊陳勇,吾是在給你面子!如若不給你面子,你的小小密雲島,又算得了什麼?小心我命人拔了整座密雲島啊!”
陳勇說道:“吾也不是嚇大的,爾的決定,真的能夠代表公孫瓚的決定嗎?如若如此!吾就參他一個擅自動用家奴,來威脅朝廷命官之罪!爾等再不走,吾就要把你們一起扣押,直至戰事結束再說!”
那使者見陳勇這般決絕,心知自己在這裡,根本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果再堅持下去,恐怕連自己都要搭進去了。他只得起身,向陳勇一抱拳,才轉身離去。
那使者在陳勇面前吃了閉門羹,他又如何肯善罷甘休?於是他就率領自己的手下,一起前往薊城,找大司馬評理去了。而陳勇則是開始加強了守衛烏桓三郡的力度,再次派兵巡視時,都是派出的重甲騎兵!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好士卒們的個人安全。
誰也想不到,就在陳勇派出重灌騎兵開始巡視後,還是有人要觸碰這黴頭!他們還想故技重施,在隱蔽處出兵,好殺人放火,再次重創陳勇的部隊!可是這次卻踢在了鐵板之上了!
沒有任何一支騎兵,能夠像陳勇的重灌騎兵這樣勇猛。當兩軍相遇後,自然是勇者勝啦!一戰下來,陳勇的重灌騎兵就收穫了數百人的屍體,殺的對方的軍馬,只想望風而逃!因此留下了而這些屍體,陳勇都儲存了起來……
沒過多久,大司馬劉虞,就召集陳勇前往薊城,商議軍國大事。那陳依然此時已經把傷員都救治好了,所有的傷員病情的穩定了。她見陳勇要去薊城,就要一起前往。陳勇心知小妹依依是擔心自己的安危,所以才要陪同自己,一起前往的,便答應下來,兩人一起帶兵前往薊城而去。
當這日午時到達薊城後,守城的軍校都認識陳勇兄妹二人了。很快就有人專門陪同他們兄妹,把陳勇一行人送到了大司馬府邸。陳勇只帶著陳依然,兄妹二人一起登門拜訪劉虞大人來了。
再次來到了劉虞大人的客廳,這次劉虞大人卻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陳勇兄妹二人。看著一臉凝重的劉虞大人,陳勇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不安……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難道劉虞大人為了什麼,會捨棄自己嗎?如若如此,自己又如何對得起追隨在自己身邊,想永享太平的黃巾軍將士們啊?
這段時間,陳勇心中一直都在暗暗自責。他如果能夠先行預見到危險的話,就可以減少這些士卒們的傷亡情況了。如果都是派遣重灌騎兵的話,那麼戰敗的,肯定就是對方的軍馬了!此時的幽州之地上,還沒有任何一支隊伍,能夠與陳勇的重灌騎兵相抗衡的!
只不過想發揮出重灌騎兵的威力時,往往都需要一騎雙鞍來。因為重灌騎兵如果一早都是披掛整齊的話,那麼戰馬就容易受不了。為了讓重灌騎兵發揮出更佳的作戰狀態,一騎雙鞍才是基礎。要不然到了真正需要作戰時,戰馬不堪負荷,那才是得不償失啊!
劉虞看著陳勇兄妹二人,先給兩人倒上一杯茶水,三人共同舉杯,品起茶來。陳勇一入口,就知道這是上等的好茶,很明顯,劉虞大人這是有求與己了。可是整個幽州都是劉虞大人的,他還會有什麼事情,需要自己兄妹二人的幫助呢?
劉虞大人心知,這個惡人還需要自己來做。沒辦法,為了大漢江山,自己在後人面前,留下些汙點又算得了什麼呢?此時中原地區,已經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了,再不加以制止,大漢這些臣子們,都會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劉虞大人看著陳勇說道:“陳賢侄,吾今日有一事相求,希望賢侄能夠答應老朽。此事對賢侄有些不公,還請賢侄不要見怪才好。”
陳勇看著劉虞大人說道:“劉大人,您有什麼事情,就當面講出來吧。只要是此事對大漢江山好,對天下百姓好,對幽州今後的發展好,吾陳勇都願意去做!哪怕需要承擔罵名,又如何呢?”
劉虞大人看著陳勇,先行起身,向著陳勇抱拳行禮後,這才開口說道:“陳賢侄,請你前來,就是因為你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此時差不多已經到了水火不容地步了。我知道公孫瓚此舉就是要想辦法,想拿回烏桓三郡的控制權,他所要的不過是戰馬之利也!”
陳勇兄妹二人一起起身,向著劉虞大人也施了一禮,這才又坐了下來。陳勇聽著劉虞大人的分析,心知他已經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即是如此,他只需要行使幽州牧的權利即可,這又有何難辦的嗎?
劉虞大人看著陳勇有些不解之意,才繼續說道:“吾等諸位諸侯,共十八路,一起討伐董卓,可成勢否?為何你們這麼多兵馬,也只是擊退董卓,讓他遷都於長安?而中樞洛陽,卻毀於一旦?”
陳勇說道:“還不是十八路諸侯,各個心懷鬼胎,根本就不是一心要,救援漢獻帝劉協的!如若大家都和開始時的孫堅孫 文臺那樣;都和曹操曹孟德那樣,一心想救出大漢天子的話,那麼董卓又如何能夠從容離開洛陽,帶著數百萬百姓,遷都長安呢?”
大司馬劉虞說道:“然也!當今天下,已經形成群雄割鹿的局面了,想讓這些諸侯們真心實意的幫助大漢恢復江山,已經比登天還難了!吾認為此時需要一人,偷偷的潛入長安,聯合那裡的文武百官,藉機除掉董卓,然後在長安建立政權。
只要小皇帝劉協能夠真正的掌控朝綱的話,不出五年,就能使如今的亂世局面,得以恢復。否則的話,如果任由這種局面氾濫的話,大漢江山的根基就要動搖了。哪怕再過數年,漢獻帝劉協再有機會把持朝綱,想讓這些各自為政的諸侯回頭比登天還難了!”
陳勇說道:“劉大人,您的意思是想讓我陳勇,偷偷的潛入長安?聯合那裡的文武百官,好與小皇帝劉協一起,剷除了董卓不成?”
劉虞大人看著陳勇說道:“正有此意!現如今包括幽州的公孫瓚,都已經人心浮動了。他想利用袁紹袁本初新得冀州之時,率領幽州的兵馬,一起去突襲冀州!好擊敗袁紹,奪得整個冀州!如果讓公孫瓚成勢,他必然不會再屈居人下了!
現如今江東的孫堅已經戰死沙場;冀州的韓馥也已自盡而亡;劉岱殺了橋瑁,就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兗州的地位!袁紹已經吞併了冀州,接下來袁本初必然會興兵吞併中原!這一切都是董卓身邊謀士的遺計!他們知道,只有離開了中原,把大片的土地讓與諸侯,才能讓大家迷失了雙眼!
誰都認為得中原者得天下,更何況孫堅還在洛陽城內,得到了傳國玉璽。現在的這些諸侯們,都恨不得把別家全部殺死,這樣自己就有機會逐鹿中原了。可是他們卻不知道,這種內訌,每一次的戰爭,都是在消耗大漢的根基,大漢的基業啊……
吾劉虞懇請陳賢侄,不顧個人安危,前往長安,行刺董卓!只有做這釜底抽薪之計,才能讓漢獻帝劉協重新執掌朝綱!這樣的話,大漢江山才有機會延續下來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