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大廳中間,有一個圓形的服務檯,服務檯的上方懸掛著投影屏,大螢幕上有整個圖書館的整體佈局和路線圖。服務檯上有一個個的小螢幕,沒有工作人員,也沒有服務機器人。

唐蘊風來到服務檯,跟前的小顯示屏亮起,他才發現一個個小螢幕就是服務機器人。

“歡迎光臨天元圖書館,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

“我想了解一下天元宇宙的歷史。”

“天元宇宙的歷史類書籍在一樓子區,請您自行前往。”

服務機器人說話的同時,螢幕上顯示出了一樓子區的位置,以及從服務檯到子區的路線圖。唐蘊風看了一下圖書館的整體佈局和單層佈局,發現圓形的圖書館每層分成了十二個區,對應的十二個時辰,並以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每一個區從裡到外共十排書架,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極其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按照服務機器人的路線指示,唐蘊風來到子區甲字書架前,書架共四層一人多高,每一層都擺滿了書。編號為1的書名為:《天元世界簡史》,後面還有《天元世界建立史》、《天元世界環境變遷史》、《天元世界水文史》等等。

一個元宇宙虛擬空間居然光史書就擺滿了一個書架,不過唐蘊風對這些並不感興趣,他只是想了解天元宇宙的基本構成和基礎規則。他對元宇宙的感官談不上多好,他始終有這樣一個觀點:元宇宙世界是科技進步的體現,有利於科技實驗和文明的傳播,但這個東西就跟實驗室一樣,他只是個工具,終究不是真實世界。

他無法理解有些人投入海量的現實財物,去購買所謂元宇宙的虛擬土地。要知道,當時的元宇宙還只是個雛形,沒有任何國家和官方的支援和背書。

虛擬的東西,靠得無非是參與者的人數多少和社會認可度。部分元宇宙經營者跟早期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區塊鏈去中心化貨幣如出一轍。就是給大家丟擲了一個概念,玩的就是一個披著高科技技術的理念。

事實證明,他的觀點對了大半。一些元宇宙最終成了資本收割韭菜的鐮刀,經營者直接破產跑路,留給那些瘋狂炒作元宇宙虛擬資產的投資者一地雞毛。

無論是區塊鏈技術還是元宇宙技術都是人類文明發展中出現的好技術,關鍵是用在什麼地方。菜刀無罪,有罪的是使用菜刀為非作歹的人。

唐蘊風記得,區塊鏈貨幣最瘋狂的時候,有人將其和國家法幣相對比,還列舉了去中心化貨幣比國家法幣更多的優勢。是的,在某種程度上,國家法幣也是一種虛擬出來的東西,但這群人壞就壞在他們刻意忽略了一個貨幣的根本邏輯。貨幣是等價交換物的體現,國家法幣是用國家信用和國家資產做背書的。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呢?用技術做背書!?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一旦有新技術顛覆了現有技術,或者現有技術的持有者修改了技術的底層邏輯,虛擬貨幣還能剩下什麼?什麼都剩不下。

不可否認,國家法幣也有許多因國家信用破產,導致錢不如紙的現象。但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且都發生在一些動亂不休的小國,國家信用基本沒有。

唐蘊風認為,這些小國的情況就是虛擬貨幣群體的真實對映,當技術出現突破或技術持有者修改底層邏輯後,虛擬貨幣的下場更哪些國家信用奔潰的貨幣將會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虛擬貨幣的投資者是自願的,那些國家的民眾沒有選擇。

他之所以要研究天元宇宙,是因為《天元宇宙》有全世界所有國家聯名背書。這意味著,這是一個有著全世界所有國家信用背書的虛擬世界。雖然這個世界依然無法解決現實世界的貧窮、飢餓、疾病和環境惡化等問題,但它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精神、社交、學習等需求。有足夠的受眾和基礎服務,它就有了一定實實在在的價值。比如唐蘊風自己,這個世界能夠滿足他正常運動的需求和方便學習。

從書架上抽出那本《天元世界簡史》,唐蘊風順手開啟,書本自動變成了一塊有著真實紙張視覺質感的投影屏。透過他的翻書動作,開始翻頁,唐蘊風簡單瀏覽了一下,書裡主要介紹了《天元宇宙》建設的初衷和主要參與者,以及天元宇宙的底層邏輯和社會規則。

唐蘊風沒有仔細看,將《天元世界簡史》放回書架後,他在圖書館信步閒逛起來。發現這個圖書館幾乎收集了現實世界絕大多數的書籍,且都是精校權威版本,這讓他非常高興,以後終於不用在看書的路上花費太多時間。

大略逛了一圈後,唐蘊風來到一個安靜處,開始透過自己的天元手環呼叫管教小風。天元手環是玩家進入天元宇宙時自動生成的,上面有著玩家的所有資訊,也是玩家在天元宇宙中通行的最重要工具。

手環彈出一塊投影螢幕,管家小風的身影出現在螢幕中。

“尊敬的主人,有什麼吩咐?”

“幫我開一個回家的傳送門。”

“好的,請稍等。”

不一會兒功夫,手環的投影螢幕變成了一道水波光門,唐蘊風一步邁入,回到了自己1702公寓的房間內。

他脫掉衣服躺到床上,點選天元手環上的紅色按鈕,智慧系統的溫柔女聲響起。

“唐蘊風,是否退出天元宇宙?”

“不,我按錯了。”

“好的,祝你遊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