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的出現,不僅僅是在馬老九所在的山東。

...

遼東。

大明遼東農墾集團,第一百零五號農場內。

農技員劉長明正不斷的看著手中結成團的泥土,順口說道:“今年預測的旱情現在看來,恐怕是確有其事..馬上就要春耕了,這可咋辦啊!”

“劉工,就連咱們農墾集團都設立了旱情救助點,你說...”

“別隨便猜測,等著農業部的指令吧..現在,一切按照提前制定的春耕計劃繼續實施!”

“好嘞!劉工,有你這句話..咱們就放心了。”

...

京城,農業部內。

徐光啟一臉愁容的看著圍在自己身旁的大小官員,忍不住開口說道:“秦侍郎..你別在這來回走動了,晃得我眼睛都快暈了。”

被徐光啟,稱之為秦侍郎的那位官員頓時開口說道。

“大人,現如今各地的旱情救助點,直到今天都沒有一個好訊息傳上來,這讓我如何能不著急啊!”

“是啊!大人...”

眼見附和的官員越來越多,又開始熱鬧起來。

忍不住的徐光啟連忙說道:“你們說的,本官都聽明白了..但現在不是著急就能夠解決事情的時候,出了問題..就要抓緊想辦法。”

這時,突然有人說道:“大人!今年皇家科學院提出了精細化種植,如果我們能夠快速推行,是不是還有希望!畢竟,精細化種植的糧食產量可要高多了。”

唰唰唰!一瞬間。

就有無數道目光看向了徐光啟。

誰料,他卻是搖了搖頭說道:“精細化種植的事情,本官也看過了,但是不可行..至少在現如今受災嚴重的北方省份更不行。”

“這是為何?徐大人..畢竟這可是能夠讓糧食增產的方法啊!”

但徐光啟卻繼續說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細緻看過,所謂精細化種植對於灌溉用水的需求量也只會更大,我們現在缺少的並不是良田和土地。”

“我們現在恰恰缺少的,就是水!”

眾人聽到這裡。

才明白了徐光啟為何否定了精細化種植的構想。

紛紛低下了頭,有些沮喪。

“之前陛下提到過一項計劃,就是利用現有的旱情救助點,想辦法動員百姓們出海前往安南進行耕種,那裡有大量的良田..並且就算今年有旱情,也影響不到。”

徐光啟見眾人情緒低落,也是全盤托出了提前就已經設定好的計劃。

“徐大人?向海外移民?百姓們能願意嗎..”

“這並不是百姓們願不願意的問題..如果不出海,那麼留下來...如果今年的旱情嚴重,那麼註定不少地方將會顆粒無收。”

“到那時候,想要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說完之後。

徐光啟第一時間選擇了進宮面見朱由檢。

東暖閣之中。

朱由檢見到徐光啟來了,也是心中猜測到了不少,開口便說道:“是不是今年各地已經彙報上來了不少旱情即將到來的異常現象?”

“回稟陛下!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