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刻,在京城的宮內,朱由檢和一眾官員正在東暖閣內進行議事,而在場的無不是朱由檢登基以來所器重的官員。
就連謝子華,都在回京述職的路上被朱由檢一把拽了回來,目的,就只有兩個字,議事!
而議事的目的也同樣只有兩個字,利益!
“這一次荷蘭人和帶英人爭鋒相對,朕覺得儘管對於大明現如今的貿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我們無法接受的!”
“謝子華,朕這一次專門將你弄了回來...資料你也看過了,說說你的看法。”
這位被朱由檢猶如踢皮球一般,好不容易弄清楚了供銷局卻一夜之間又到了東番島的謝子華再一次出現在了東暖閣內。
風雲變化,讓謝子華都感覺到有一些不真切的感覺。
“回稟陛下,臣以為,儘管荷蘭人走了..但對於大明來說可是實打實的好事,正好可以藉助這一場戰爭,控制南洋更多的地方!順便完成今年要完成的移民計劃!”
聽到謝子華的觀點,率先點頭覺得有道理的正是徐光啟。
這位如今沉迷於農業部尚書官。
現在只要聽到對於海外移民有利。
只要合理,一定支援。
於是乎徐光啟接著話就說道:“陛下,臣以為也是如此,荷蘭人這不就是明晃晃的將南洋空出來讓給大明瞭嗎?那麼怎麼能夠有不取的道理...”
朱由檢也被徐光啟的這番話給逗笑了,只聽他說道:“徐愛卿啊!你算是徹底整天只想著移民了,只要有利,你就同意是嗎?”
“陛下..您還別說,真是如此!今年的春耕期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在北方的各個省府州縣設立了大量的旱情救助點,只要移民計劃開始,立刻就能夠發動起來!”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一個冬天整個大明幾乎沒有閒著的時候,全部在為今年春季到來後的移民計劃做準備。
“接下來的一年裡,朕覺得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擴大生產力的同時儘可能的拿下更多的地區,不用完全控制...但一定要留下證據!”
這話,可讓在場不少的大臣聽得有些雲裡霧裡的。
就連坐在一旁的大明廣東水師的廖思偉都沒聽明白,忍不住開口說道:“陛下,臣等實在愚鈍,什麼叫做留下證據呢?”
“安南有不少小國,還有不少依舊是原始的部落生態,也就是土著族...將來這些地方多半都會是大明的版圖,到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證明這塊土地曾經屬於大明!”
嘶..這樣一解釋。
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朱由檢話中的意思,也就是說要讓現有的所有土著部族之中全部出現一些“小標誌”。
比如說,在南洋的某一處小島上。
突然出現了漢代就設立在此的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這地方在漢代就屬於中原王朝。
絕對是現如今大明不可分割,自古以來的一塊領土!
那麼接下來掌控南洋,起碼在道義上面就站得住腳了....
不過說起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幾乎南洋所有的勢力都接觸過大明,這不都是妥妥的鐵證嗎?
至於是不是真實的?
想要提出疑問的話,不妨先和大明的火炮談一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