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那些當地的土著武裝,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
畢竟相比於成熟的火槍和火炮,他們手裡拿著的弓箭、長矛、斧頭,幾乎是不夠看的。
這種武裝力量在面對那些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國家的武裝商船時,幾乎是一面倒的屠殺。
這種事情上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無辜的,這些時不時就從商人客串一把海盜的西方人沒有一個不是依靠著這種路子起家的。
朱由檢的那種,以高額稅收統治,但是給予其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的方式已經算得上是相當懷柔的政策了。
說不定對於這些人來說,大明的殖民統治將會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如同救世主出現一般的春風襲來。
呂宋,是朱由檢一早就定下的殖民統治第一站。
因為這裡其實有著不少漢人在此居住,鄭芝龍就曾經在大明動盪的時候將東番島上那些活不下去的漢人,收取一定的酬勞之後送到呂宋去。
讓他們在當地再一次的開墾農田,重新生活。
只不過這些前往呂宋的漢人相比於當地的土著生活條件還是要好一些的,畢竟在鄭芝龍和荷蘭人的影響之下,現在敢於觸碰漢人黴頭,或者說觸碰大明威嚴的人幾乎是沒有了。
誰也怕會不會今天欺負一把漢人,明天大明的軍艦就開到自己家門口了。
於是,大明準備開始屬於自己的殖民地計劃。
...
教育部內。
黃立極一臉惆悵的看著朱由檢下的旨意,滿頭直冒汗。
嘴裡還止不住的唸叨著:“這陛下..這不是把我這一把老骨頭往火坑裡推嗎?這活..咋就攤到我身上了..唉!”
新式學堂,是大明教育體系之中很重要的一環,擔負了為所有參加新式科舉的學生士子普及新學知識,並且在民間宣傳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朱由檢都沒有放棄過對新式學堂的投入,反而是在全大明各地積極推進民間辦學的存在。
也就是官辦學堂佔據大部分,民辦學堂只要願意遵守大明的相關教育法律,那麼一樣也可以從教育部下屬的印刷廠裡訂購新學教材。
招攏一些有新學底子的老師先生之後,只要能夠招收到肯跟著學習的孩童,那也算是可以開班授課了。
但這樣做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
那就是與公辦學堂之中,大部分的開支都由朱由檢的皇家國庫以及當地衙門買單不同,這些民間私辦的學堂那可是要賺錢的。
很多東西,一旦牽扯到賺錢,那勢必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說最近就已經有東廠的廉政督查抓到了教育部一些官員的小把柄,不少地方的新式學堂頗有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明面上,那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新式學堂。
可要是將孩子送到這裡,三天兩頭的那些學堂裡的先生老師就會使喚孩子回家要錢。
教學沒整明白多少,但是收錢那可是個頂個的手段花哨。
按理來說,哪怕是民間私辦的新式學堂,那也是要經過教育部或者當地主管教育的衙門官員准許才能夠開辦出來的,並且在發手續的時候當地的官員那可是要實打實的上門去看看學生、看看老師、看看校舍環境。
各方面的條件,評估之後覺得差不多能夠符合要求了,才准許其繼續開辦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