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發電機的研究進行的如火如荼,宮中的朱由檢在得知訊息之後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
當即決定加大對人員、資金的投資,儘快的搞出大明的電氣產業來,將來水力風力發電也不是沒有可能。
....
自從大明開始逐步廢除世兵制、徵兵制,甚至在各個地方廢除了衛所兵以後,基本上實現了採用募兵制作為主要兵士來源的方法。
不得不說..比起前面幾種方法來說,募兵制其實能夠讓朝廷的軍隊掌握更好的兵員質量,畢竟在募兵制中...
募兵之時,往往是可以對兵員的質量進行一個篩選的,如果出現了身體不佳或殘疾等情況,都是可以在根源上進行避免的。
世兵制或者軍戶制度就完全沒有這種可能了。
軍戶就是軍戶,想要脫離軍籍幾乎難以上青天,而現在募兵制則不同,從根本上來說現有包括大明天虎軍、戍邊師、平南軍等一系列將士在內,已經幾乎脫離了軍籍為他們帶來的限制。
只要他們願意,可以隨時在回到家鄉之後恢復民籍,也不影響應該受到的各種優待。
募兵,幾乎不承擔除了訓練、戰鬥以外的其他任何任務。
這就代表著他們能夠有著更加強大的戰鬥力,畢竟如果一個士兵將主要精力要放在屯田種植上面的話。
其能夠用在拼殺戰鬥上面的精力就要更小了。
而朱由檢給募兵而來的大明天虎軍、平南軍包括戍邊師、山東水師在內的所有軍隊將士,給予了相當好的優待。
軍餉隨著戰功、從軍時間,乃至兵種的不一樣而靈活調整,但總的來說哪怕是剛剛加入軍隊的新兵,每一個月至少都能夠拿到兩塊大明龍元的軍餉。
這樣的收入對於募兵的將士來說,就代表著一個人參加軍隊,所獲得的的軍餉就可以養活全家上下所有人。
待遇有了顯著的提高。
朱由檢明白,未來的時代是海上爭霸的時代,手裡只有掌握著儘可能多的軍事力量才能夠在這樣的時代獲得最多的籌碼。
為此,力排眾議的朱由檢大力加大了對軍事裝備的各項研發和生產投入。
大航海時代要來臨了,黃金時代的荷蘭人儘管將會在幾十年之後被帶英打的抬不起頭,但現在他們依舊是海上霸主。
殖民擴張的腳步在一步一步,走的越來越快。
拿下安南,在朱由檢看來只不過是控制南洋的第一步而已,別的不說...朱由檢對於自己家門口的這一塊富庶的南洋之地,還是有著不小的圖謀的。
畢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裡能夠為大明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糧食即正義。
那個在歷史上將會歷經數百年沉寂,到最後不得不面臨世界各國羞辱的華夏將會不復存在。
朱由檢又一次站在了宮城的城牆之上,只不過這一次王承恩在他身後看向朱由檢的目光之中已經不像往日那般複雜。
這位已經年滿二十歲的大明皇帝,將會徹徹底底的改變這個世界。
只不過激動之後,也要冷靜一些,畢竟一個國家的崛起絕不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努力所可以決定的。
經濟,是命脈,是一切發展的根基,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經濟貿易環境的話,那麼勢必將會成為最重要的一個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