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薛鳳翔想要擴建兵器總局的想法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朱由檢的認可。

畢竟將手榴彈這樣來自後世的大殺器作為理由,朱由檢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拒絕。

而薛鳳翔口中所說的山西分廠,卻讓朱由檢的眉頭不斷的皺起。

“薛愛卿..能和朕說說,為何要將分廠設定在山西嗎?”朱由檢不明白,因為如果是為了更大的產能和更加充沛的原材料。

將分廠隨著鍊鋼工業一起,設定在唐山恐怕才是一個最佳的選擇,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選擇在山西。

誰料薛鳳翔說道:“陛下,臣是以為,將來隨著交通和鐵路的便捷暢通,火器這一類的生產地點還是距離京師遠一些比較好,唐山..還是有些太近了。”

“哦?這是為何..”朱由檢一時半會沒有反應過來,更沒有聽懂薛鳳翔話中的原因。

“陛下…今後大明京城將更加繁盛,捎帶越來越多的地方也會被京城所影響,兵器總局說到底也是對外保密的關鍵之處,唐山總有一天要和京城連為一片,而山西地處京城正處於一個不遠不近的地方,臣以為剛好夠用。”

朱由檢更是笑著說道:“朕已經聽明白了,估計接下來愛卿就要說唐山還離海岸過於近了吧…”

“陛下果然聖明…”

朱由檢起身在東暖閣內走了幾步,隨後開口說道:“朕準了!”

戰爭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對於眼下的朱由檢來說更是如此。

糧草、輜重、情報乃至輿論,後世的理論告訴朱由檢哪怕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軍隊全部實力的一半,那麼這支軍隊都可被稱之為虎狼之師。

儘管如今大明天虎軍已經接受過一次又一次的內部訓練,但在心底裡朱由檢清楚的知道軍隊的擴充速度太快,根基還是淺薄。

所以雖然面對漠西蒙古不斷向西部的韃靼蒙古襲擾,朱由檢不願意讓北邊的蒙古人再一次統一成一塊鐵板,所以在第一時間就下令大明向漠西蒙古開戰…

實際上來看,戰爭剛剛開端的時候朱由檢還是覺得自己只適合當好後勤大隊長。

又或者時不時以不同的作者名稱向大明月報和京師日報投遞幾份稿件,充當一把民間輿論的引導者都比讓自己率軍作戰來的靠譜。

人嘛…還是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的。

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還是要拎得清楚的。

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

不會做的事情,說到底還是不會,貿然插手只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

戰爭的組成部分是極為複雜的,何況這一次大明所面對的不是侵略戰、不是反擊戰,甚至不是遭遇戰、和區域性戰爭。

而是利用戰爭作為調節手段,在戰略上讓大明的周邊更加消停。

大型的戰略戰爭,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量細節上的不斷積累,更重要的是極為考驗軍隊指揮者的耐心。

探馬、斥候這樣的將士在大明天虎軍的軍隊之中數量佔比是極高的,再加上通訊、衛生、建設等不同分類計程車兵。

軍隊內部還是極為複雜的,真正用來在正面戰場與敵人硬撼計程車兵數量較為有限。

但同樣,會讓內部計程車兵更加專精於自己所負責的環節。

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