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啟蒙(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倭國這樣猶如糞坑挑燈找屎的操作,大明實在是想不到拒絕的理由,朱由檢更是如此。
而畢自嚴在得到了倭國使臣確切的答覆之後。
便開始專門選派人手。
組織車間夜以繼日的加急生產。
光是第一次印刷,他就親切的準備了一億五千萬兩白銀的倭國紙幣印刷任務。
其中大概將會有一億白銀的紙幣會逐漸交接給倭國,至於為什麼會多出來五千萬兩...
朱由檢:這可是海運哎!大海上面變化莫測,萬一哪艘船沉沒了呢!不就誤事了嗎?
而在製作工藝的選擇上,朱由檢也是親切的專門叮囑了畢自嚴,要求和大明龍元的紙幣印刷技術要做到基本一致。
至於目的,那便是要讓倭國將大明為他們印刷的紙幣拿回去之後,根本生不出來自己再去印刷紙幣的念頭。
最關鍵的就是,只有一開始的技術提高了,倭國就算是想要自己印刷,百姓未必能夠買賬認可。
後面發現自己印刷紙幣,成本比大明印刷紙幣都高。
這個生意,就可以更好的一直做下去了,只有一直做下去...大明才能夠源源不斷的從倭國境內搞出銀子來。
如今的德川家光。
在朱由檢眼中,宛如一個會發光的提款機,並且提款還不需要從自己的賬戶上拿錢的那種。
誰能夠拒絕這樣的誘惑呢?
這麼搞下去,估計德川家光在倭國內將開挖石見銀山的鎬頭都輪冒煙了,都補不上這由紙幣帶來的巨大窟窿吧..
而畢自嚴卻在安排完這一切的事宜之後重新尋求覲見,再一次出現在了朱由檢的面前。
“陛下..臣有一疑惑,不知該如何是好..所以求見陛下,請陛下為臣解惑...”
朱由檢看著眼前這位自己從遼東一把拽回來的大臣。
一時間內心百感交集的同時開口說道:“愛卿只管說,只要朕能夠為愛卿回答的一定不會瞞著。”
畢自嚴躬身開口道:“陛下..臣在想,倭國如今發行紙幣,到底是以什麼為本位呢...
以大明為例,如今每發行一張龍元銀鈔,都要有與面值相同的龍元被儲存在大明皇家國庫之中,德川家光紙幣全是大明印刷的,萬一他一口氣將手中的紙幣全部發到國內,豈不是一瞬間紙幣將會賤如草紙。”
沉思了一會,朱由檢想到了後世一本堪稱神著的經濟學教材,如今大明的確需要這樣的學科來作為支撐了。
畢竟隨著大明的逐漸發展。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層面上需要朝廷先行一步,為百姓搭好框架才行。
更何況如果連朝廷的官員對很多事情都一知半解。
尤其是像畢自嚴這樣左手管著收稅,右手管著花錢的朝廷大員,不掌握一些現代的經濟學理論。
恐怕將來也是會出大問題的。
於是,朱由檢在腦中劃拉開了自己的系統商城,搜尋起了前世的幾本著名的經濟學書籍。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本在19世紀由中國學者從西方經濟學教材之中吸納總結後進行翻譯的《經濟學》,儘管名字簡單粗暴,但是內容卻無比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