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觀察之後,發現郭允厚並未表示斥責,反而饒有興趣。

那人便明白了,這事。

可以接著往下說了..

“朝廷此舉,我等作為天子之民自然應當理解並按照規矩做事,但奈何此舉實屬與民爭利,薄利傷民,官糧一出,朝廷讓衙門得了虧空,這衙門的虧空就只能找點其他地方進行找補...”

那人越說越起勁,一旁的眾人都圍坐在桌旁。

示意其大膽往下講。

郭允厚抿了一口茶,眼神有些飄忽..

似乎是在回憶什麼,然而一旁說話的聲音就將他的思緒,再一次拉回了現實之中。

“於是..咱們衙門便和市舶司的幾位大臣商議了一番..在漕運之糧上..”

嘭!

郭允厚那本並不算寬厚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之上。

怒氣衝衝的開口說道:“住嘴!你們接下來是不是想告訴本官,說你們在漕運糧食上多做了些損耗!還是少用了些漕工,又或者給漕工的銀子少給了!?”

又驚又怒的郭允厚難以相信,如今對漕運之糧的貪圖。

已經到了擺在明面上的時候,甚至直接來接觸自己這個主管農業之稅徵收的戶部尚書。

要知道這些糧食可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啊,這可是供給京師和戍邊將士的軍糧。

若不是如今得益於海外之糧。

大明京師一直不缺糧。

那麼這漕運之事,勢必會敗露出來。

畢竟,作為大明朝廷的所在地,京師都沒有可以吃的糧食了,這不就是明擺著戶部有問題嗎?

“郭..郭大人!”

見郭允厚憤怒起來,原先說話的那人,語調也開始顫顫巍巍起來。

接著話說到..

“郭大人..並非如此,衙門並沒有剋扣漕工的銀錢報酬,而是..從這之中暫時借了一部分,做漕運之耗,轉為補這..衙門之虧..”

郭允厚越聽臉色越黑。

一旁作陪的一人見狀開始做起了和事佬,只聽其說道:“對對!暫借,暫借!待明年農稅徵收之時,一定會將這一部分暫借的糧食補充回去的!”

郭允厚是什麼人。

戶部尚書。

可以說是大明國庫管鑰匙的人。

怎麼能夠不明白這話語之中,流出了多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