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砰!朱由檢面色冷冽,聲音不自覺的低沉了幾分。
開口說道:“來宗道!你今天好好和朕解釋解釋,什麼叫都是徒勞!”
來宗道躬身出口說道,:“陛下,安南土司自萬曆一朝後又逐漸開始不服我大明管束,但同時他們又依舊尊崇儒家思想,在司內設立學校,乃至於請我大明先生先去教學..”
朱由檢神色不悅的接話說道;“若是如此也並無大礙,只要讓他們重新願意被我大明所管束即可,怎麼?他們難不成認為朕不如前朝嗎?”
“皇上!並非如此,安南土司內部錯綜複雜,改土歸流之計如今已經受到了不小的抵抗,已經有不少土司因為無法抵抗我大明天威紛紛併入我大明安南實土,可更多的土司卻對此保持牴觸的態度,不願過多接觸我大明教化,或者說不允許當地的普通百姓接受大明思想教化...”
來宗道說的,其實正是如今安南地區發生在多個土司的教化分流事件,這些對於漢文化和中原文明有著極大崇拜的土司。
在一邊學習的同時又一邊畏懼自己所管轄的土司遲早變為大明實土。
於是想盡各種各樣的方式限制大明在其境內的教化行為,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限制普通的百姓學習漢文化。
只允許統治階級進行學習,藉此保持統治階級在思想上的絕對優勢。
而朱由檢聽到來宗道的話,不禁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改土歸流。
這四個字看似簡單。
但從唐代誕生,到元代推廣,到明代大面積展開,到清朝才最終達成目的。
可朱由檢知道,清朝的所謂達成目的只不過是撿了個便宜罷了。
歷史上的崇禎時期直到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徹底放棄對安南的絕對掌控。
反而是想盡辦法擠出兵力和銀子保持安南平穩。
改土司為流官,說起來簡單,可實際上並非表面上這麼簡單。
朱由檢的目光逐漸溫和起來。
他深知當事情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的時候。
就已經不是來宗道這所謂的禮部尚書可以解決了。
安南以及整個大明西南各個地方土司的錯綜複雜程度是極大的,歷史上在此時期也同樣有著屠安之亂的發生。
...“即日起,以禮部向安南、西南、貴州、湖廣、四川及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寮國宣慰司等所有地方土司一起下文!”
“行文內容就託你們幫朕帶句話:‘改土歸流’順應大勢,如有抗拒,勿謂朕言之不預!”
說到這裡,朱由檢今日來到禮部的所有事情幾乎就已經結束了。
所以朱由檢也擺擺手示意來宗道起身,安南的問題本身就不是來宗道的問題,宣慰司大量的崩壞和流官大量被殺。
這背後其實都是因為土司們發現大明帝國的實力似乎在不斷下降。
說白了,都是一次又一次試探之後才做出的結果和決定,不可能是因為某個人或者某個皇帝一朝一夕的什麼政令才頭腦一熱。
但朱由檢也深切的清楚,安南如今的問題。
其實很大程度上,這中間還帶著大明自己的問題,作為君主之國,大明對於安南地區的壓迫和剝削其實是極其沉重的。
但這都不是他們敢於抗拒大明的理由!
朱由檢思緒飄得很遠..
離開禮部時,朱由檢深深的看了來宗道一眼,並說道:“愛卿辛苦了,沒事的話想辦法把那些流官往回收一收吧..”
來宗道的心裡頓時猶如明鏡一般,跪地磕頭道:“臣代當地流官們叩謝皇恩。”
其實大明派過去的流官們不是每一個都生活的很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