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對待這場考試極其重視,不僅為其專門搭建了考場。

還專門派出了大量廠衛負責保護考場秩序不受襲擾。

而這一次的監考官陣容也堪稱豪華,不僅內閣的大學士們都在各個考點負責擔任主考官。

還有大明皇家科學院為數不多的研究員也都魚貫而出,在各個考點巡考。

“鐺鐺鐺!”

還是那熟悉的銅鑼,還是那與之前大致一樣的考場佈局。

“大明新式科舉最後一場!”

“開考!”

主考官宣佈考試開始之後,在場所有的考生統一開始答卷,卷子的內容與之前的差別很大。

第三關並沒有出現所有考生以為的難如登天的考題。

而是翻開整張卷子。

只在剛開始的卷頭處靜靜的躺著一行字。

“你認為理想的大明應該是什麼樣?”

朱由檢在最後一關,為所有學子準備了一道開放性的命題。

而因為是開放性命題,所以答題人所說的可以儘可能的驚世震俗。

語不驚死人不休是朱由檢最樂意看到的。

不怕你太敢想,就怕你不敢想。

而這一張試卷,也會決定著所有考生的最後成績。

在這場考試之前的所有成績都不重要了,只有拿到那代表考試透過的硃批。

才能代表這一次考試的全面結束。

而考試的閱卷官也只會有一個,那就是朱由檢本人。

雖然閱卷這種事情對朱由檢來說本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但是朱由檢也用了一點手段。

提前安排王承恩在宮中尋找了不少機靈的小太監,對所有試卷進行一個初步的篩選。

分批送入東暖閣。

答卷開始,有人胸有成竹提筆便答,有人低頭思索,在一旁的草稿紙上寫寫畫畫,先行羅列。

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鐺鐺鐺!”

又是三聲銅鑼被敲響,所有考生明白了,不管如何考試已經結束了。

而這些考生剛一走出考場,出去的第一個考生先被遠赴千里前來京城陪同考試的當地官員從人群中拉了出去。

所有人都在問。

“題目難嗎?”

“考得如何?”

“感覺有把握嗎?”

“能考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