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沉思許久的朱由檢懂了,說的更加透徹一切,就是儘管眼下大明絕大多數的礦產生意都看似牢牢的掌控在朝廷的手裡。
可實際上由於很多時候朝廷只是扮演一個收稅分潤的角色,久而久之很多鐵礦的實際掌控者已經變成了各大商號。
而這些商號由於在北方境內長期無法穩定的以固定價格向朝廷供貨,當然說白了就是因為北方礦多礦價賤。
為了抬高北方的價格,故意將產量壓低,故意營造出所謂南礦北上的局面,給大眾、給朝廷一種,不是我要漲價啊,奈何這礦都是南方運上來的。
可實際上賣出來的礦石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從南方運上來的。
畢竟誰也不是傻子,這南方的礦石要真的費那麼大的力氣運上來,就是賣出天價也收不回本。
所以,那些賣給朝廷打著南方礦石的玩意。
追根溯源還是北方礦石,只不過在這中間用盡欺瞞矇蔽手段,上下打點,減少朝廷關注。
車馬勞累,這中間各種各樣的運輸成本實在是降不下去啊。
一來一回之間,朝廷只得妥協,一邊妥協還一邊得安慰自己,這中間有一定的稅收都是自己的。
可實際上呢?
大明的礦稅並不重,再加上那些當地的商人大多會收買負責收稅的稅丞,導致挖了多少不知道,賣了多少不知道,該交多少稅不知道。
到頭來虧的只有老百姓和這大明朝廷。
“大明必須有掌握在朝廷自己手裡的礦場,朕指的是從開採到加工銷售一體的所有環節,不能將任何一個環節假手於人!商賈在這種事情上是靠不住的!”
在原則問題上,朱由檢覺得有時利用強制性的手段並沒有什麼問題。
後世都有戰備時,全國有力一塊使,集中力量辦大事。
而今的大明自然同樣有著這樣的潛力,畢竟這樣的政策並不會真正觸碰到大多數以農耕為主的老百姓頭上去。
“據皇家科學院調查,煤炭大可在山西繼續開採,而鐵礦可至唐山一帶尋找良礦,至於銅....”
薛鳳翔見朱由檢眯了眯眼,暗道一句不好。
“銅礦事情暫時先緩一緩....那地方目前以你薛鳳翔的本事還玩不轉。”
“臣遵旨。”
於是...
在薛鳳翔告退後的數日中,大明開拓疆土的第一功臣,後世被譽為世界礦主掘墓人的——大明皇家礦務局!
正藉著機會新鮮出爐,雖然剛剛成立的他們還有些稍顯稚嫩和弱小。
家底大多來自原本受魏忠賢管理的朝廷礦監,以及暫時借用的正駐紮在山西的天虎軍後勤保障第二旅。
不得不說,在封建制度的體系下,皇帝的意願在權利重新回籠之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只不過這種滿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限制的,可有時又是充滿荒誕的。
比如現在。
“弟兄們,知道我們這一次要去幹什麼嗎?”身著質樸黑色軍裝的天虎軍軍官正頂著清晨的霧氣在軍營中開口訓話。
“不知道!”換來的是一聲低沉的回應。
“那就不要再問了,傳下去!不許動老鄉家裡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