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是何人,畢督軍還不知道嗎?自然是大清國之人了,嚴督軍近來別來無恙啊..”豪格故作輕鬆的說道。
卻給畢子寅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但聽到答案印證了猜測,畢子寅也不由心生畏懼。
開口說道。
“建奴!你們這群韃子怎敢夜闖我大明寧遠關,就不怕我高呼一聲,叫來侍衛將你們當場誅殺於此嘛!”
色厲內荏的畢子寅顯然嚇唬不了號稱韃清第一勇士的豪格,看向畢子寅的表情也從原本的輕佻轉變為了蔑視。
對於這樣的南明官員,豪格是打心眼裡瞧不上,雖說站在自身的立場上這樣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可絲毫不影響他看輕畢子寅。
“畢督軍大可以試試,就是不知是畢督軍那所謂的侍衛先來,還是我這幾位勇士的利劍更快了。
豪格還請畢督軍三思為重,不管我今日來是為何,可對於畢督軍而言,命都只有一條啊。”
畢子寅聽完,也明白了形勢比人強,一瞬間身子猶如被抽空一般。
神態瞬間蒼老幾歲,嘆了口氣重新邁步進了屋內。
豪格轉了轉眼珠,向手下示意關門出去,隱藏在四周觀察有無巡邏的侍衛。
可畢子寅見此卻不由的心中苦笑一聲,這後院原本還有侍衛看守。
可由於他畢子寅自己夜夜笙歌,與小妾膩歪正起勁就把那些人全都打發了。
這恐怕也是今日豪格一行夜行畢府卻猶如進了無人之境一般的原因。
“畢督軍果然還是聰明人,豪格十分欽佩,畢竟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永遠不變..”
畢子寅一邊恐懼,一邊用著最後的理智擺擺手,示意豪格有話快說。
他現在只想著怎麼打發走這些韃子,卻怎能想到不速之客好來卻難走。
“那豪格就快言快語,有話直說了,哪裡不對還請督軍大人見諒,聽聞這關寧隘口的糧草軍備都出自這寧遠關...而畢督軍正主管此事...”
畢子寅再蠢也聽明白了這話的意思。
不由大怒,驚起拍案,言語顫抖的朝著豪格低聲怒道。
“且不說關寧隘口是我大明朝在遼東的第一道屏障,就是與私!那裡還有我畢家兩位兄長!你這韃子怎敢口出此言!難不成讓我賣兄求生麼?”
豪格神色不變,並且還從案上拉過裝著果脯的精緻瓷盤,一邊嚼著果脯,一邊淡然說道。
“畢督軍應當審時度勢,這南明朝廷還有幾日活頭?
早早歸順於我大清,還能謀個好前程,若是執迷不悟..
待我大清八旗大軍破關之日,恐怕就不只是你畢家兩位兄長要遭一番劫難了..”
“我大明朝誰不知道滿洲建奴狼子野心!好前程?恐怕待畢某替那所謂大汗辦完此番差事,這條小命也算到頭了。”
“督軍大人何出此言,而今我大清兵強馬壯,父汗更有宏圖壯志,文治武功何處弱於那南明小皇帝?
而今早已重用漢臣,只要畢督軍願意歸順,豪格必定在父汗面前美言幾句,就是替你畢家爭個異姓王爺又能如何?”
畢子寅在心中一遍一遍的壓抑著自己對眼前韃子的恐懼。
豪格之名早已傳遍遼東,就說是能治小兒夜半啼哭都不為過。
但內心卻在這種恐懼同時打起了小算盤,異姓王爺的誘惑對於畢子寅來說是無比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