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唐刀(第1/3頁)
章節報錯
得益於莫問川精準的畫像側寫,從案發到李歸心落網,僅僅用了三天。
當然,也有一部分因素是李歸心自首式的行為。
在對李歸心進行審訊的同時,莫問川也從陸康那裡瞭解到了另一起案子。
斬首案。
這也就是局長親自接手的案子,倒不是因為案子又多惡劣,而是因為此人作案手法並不高明,即使沒有莫問川這樣的天才側寫師,也很快確定了嫌疑人。
而這個嫌疑人的身份有些特殊,因此局長才親自接手。
至於李歸心的後續處理,莫問川也沒有太過關心,說實話,他已經摸清了對方的作案動機,也沒什麼好再瞭解的。
說的再直白一點,他現在還是一個服刑期間的犯人,無權瞭解後續處理。
更何況,他的情況已經違反了相關規定,並不是假釋,而是提前假釋!
還有李歸心之前在他耳邊說的話……莫問川也並未放在心上。
只不過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李歸心這邊的案子剛平定下來,斬首案那邊卻又出了問題。
這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只不過卻讓警局裡的一眾人很是頭疼。
嫌疑人是個老頭,光看上去似乎才五十多歲的樣子,面色紅潤,精神飽滿,還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實際上,這位老人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斬首案也是他一人完成。
他用一把唐刀,正宗的唐刀,斬下了三個年輕人的頭顱。
在自首之後,老人卻對作案動機與作案過程隻字不提,並且點名了要見莫問川。
負責審訊的警察便向上報了這件事情,包括莫問川在內,其實大家並不奇怪那位老人會認識莫問川,畢竟當年莫問川的破案能力,幾乎是家喻戶曉。
當然,所謂的家喻戶曉,大部分還是這些比較關心社會新聞的老人。
眾警員奇怪的是,為什麼對方要見莫問川,有何目的?
最開始因為擔心莫問川的安全,局長還猶豫了一下,只不過對方已經被控制起來了,而且又是在警局內,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故。
看對方的樣子,也確實像是有事情要說。
還有莫問川的身手,基本上全警局的人都知道,是十分厲害的,尋常人別說傷他了,近身都不可能。
於是,在經過莫問川的同意過後,局長便將他請來了警局,由他親自進審訊室見老人。
至於其他人,自然是在外面透過單向透視玻璃觀察著裡面的情況。
說的好聽點是關心案情,說的難聽點其實就是不信任莫問川。
無論他從前如何,他現在也是一個罪人,無論是誰,哪怕是陸康都不得不承認,心裡下意識會有一絲警惕。
審訊室內。
在看到莫問川進來後,坐在中間的老人頓時抬起頭,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莫問川微笑著點頭示意,態度很是謙遜:“聽說前輩要見我?還不知怎麼稱呼?”
其實在進來之前局長便已經告訴他老人的名字了,之所以再問一遍既是出於禮貌,也有著另一層隱晦的含義。
只不過即便有人看出來這一層含義,也沒法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