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模仿(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心雪咬了咬嘴唇,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莫問川壓低了聲音:“你應該還記得我吧?我們在校長室見過的。”
李心雪僵硬地點了點頭。
“別緊張。”莫問川笑了笑,“其實你應該早就想到會有這一天了吧?為什麼會緊張呢?不應該是如釋重負嗎?”
如釋重負?
李心雪在心中默唸這個詞,眼神閃爍。
莫問川自顧自地說道:“你的作案手法並不高明,雖然表面上很不可思議,但是細看下去依然是漏洞百出……比如你自己的性格,比如你的行李箱。”
“整個案子中,唯一的難點就是監控中所拍攝到的‘林靜雅’,這很容易讓人先入為主,使警方被誤導。”
“你很聰明,原本用於記錄證據的監控裝置,你反向利用,使其成為證明你清白的證據。”
“我這個時候來找你呢,也只是想問問你,作案動機是什麼?你的內心,究竟有些什麼想法?”
莫問川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李心雪長呼一口氣,也慢慢從無措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可是你既然來找我,不就說明你已經知道了我殺她的原因嗎?”
“你有解釋與辯解的權利。”莫問川聳了聳肩。
這話讓李心雪受到了極大的觸動,沉默良久,她才緩緩道出了真相。
無論一個國家有多麼文明,無論一個社會有多麼包容,偏見永遠都不可能消失。
李心雪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到大都在鄉里鎮上上學,直到中考失利,未能考上普高,家裡人才決定將她送到建職。
初次進城的李心雪很快便意識到了自己與身邊人的差距——穿著、口音、習慣……
站在繁忙的城市街頭,一個個青春靚麗的女學生與她擦肩而過,偶爾投來的目光讓她感到無比難堪。
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就是李心雪來到城市後的感覺。
沒有人因為她的身份而瞧不起她,但是敏感的孩子總能察覺到他人目光中異樣的情緒。
她的衣服都有認真洗過,很乾淨,還有一股淡淡的洗衣液香味,並不比那些噴了香水的名牌衣服差。
但是沒有人願意靠近她,沒有人願意和她做朋友,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總是下意識地認為農村人不講衛生。
偏見的種子一旦埋下,便會迅速生根發芽。
城裡的重點學校會教文言文,會教外語,會教函式,會教建設美麗祖國。
但沒有哪一所學校會告訴孩子,城裡人和農村人並不是兩個世界的人。
我們時常能在網路中的“評論區”看到這樣一句話:
“我不喜歡和農村人接觸,但是我不會去詆譭農村人,大家都不容易,沒有誰生來低人一等。”
是的,這是一句很溫暖的話,但真實情況卻是大家想不到的殘忍。
因為,幾乎所有的城裡人,都是這樣的一種想法。
換句話說就是,幾乎沒有人願意和農村人接觸。
偏見不會消失,只有減小貧富差距,才能淡化人們心中的偏見。
李心雪在繁華的金陵城,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她不敢和任何人說內心的想法,更不敢在網路上發表相關的言論。
身處網路發達的華夏,李心雪很是清楚網民的作態。
人們會說她固執己見,會說她不應該因為某一個人的偏見而上升到群體,比如某某某地方就沒有偏見,比如某某某也是生活在金陵城的農村人,也沒有受到過偏見。最終,問題的根源會回到李心雪的身上——肯定是她自己的問題,才會引發別人的偏見,她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