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學生裡面,有的是真的出於義憤、有的就是隨波逐流看見大家來了就來了,還有一部分,知縣也明白,就是想借著這機會博個功名。

軍功永遠是晉升最快的途徑,但是大唐現在戰爭越來越少,軍功也越來越難掙了,遠征天竺一下要幾十萬遠征軍,這自然是掙軍功的好去處。

所以今天自己縣衙前面才堆了這麼多學生。

那有不少的學生都以為他們集體來縣衙請願,這知縣把事情往上面一報,朝廷就可能給他們開個特殊通道,等到知縣說完,才知道自己想的簡單了。

知縣看下面的學子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說的話奏效了,趕緊接著說道:“所以啊,我很理解大家報國之心,但是現在去參軍,確實不是最優的選擇。”

“不過朝廷也給我發了公文,這次大軍集結,各種事務不少,所以朝廷希望各個知縣在治下招募一些志願者,幫著朝廷做一下宣傳啊、募捐啊之類的話。”

“這樣既能為國出力,還能增加一些你們的資歷,各位可有願意的?”

聽知縣這麼說完,不少學生都是眼前一亮,紛紛舉

手說道:“我,我要報名。”

“也算我一個,算我一個!”

知縣微微一笑,叫想要報名的學生在縣衙前排好,自己馬上安排吏員來給他們登記。

心中則是感嘆平國公真是算無遺策,居然早就算到了長安的眾多學子可能會有類似的訴求,所以早早就做了安排。

實在是唐平知道,每次國家遇見這種事情,最先出來的就是學生團體。

你說他們熱血也好,說他們單純也好,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唐平也確實給他們安排了不少的事情,比如在街上發募捐的傳單。

一開始李世民他們是不理解唐平為什麼‎‏​‏‏​‏​‎‏​‏‎‏‏‏要去募捐的,畢竟朝廷出兵,這軍費怎麼著也能湊得出來,還沒有捉襟見肘到要向百姓伸手掏錢的地步。

這種募捐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唐平只能好好給他們解釋了一下什麼叫百姓的國家榮譽感。

這個時候讓百姓捐款,能體現大唐社會的團結與互助,增加大家的凝聚力。

他能切實感受到,現在的大唐百姓都很愛大唐這個國家,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給他們一個情感的宣洩口。

讓他們捐些錢,他們會覺得自己也算是為這次遠征做出了貢獻。

更何況捐款這種東西大多數也都是盡力而為,不會過分影響到百姓的生活。

只要不是逼捐而是主動捐款的,還沒聽說過誰捐款之後沒錢把自己餓死的吧?

李世民直接在朱雀門前放了兩個大箱子,用來給百姓捐款捐物。

他甚至每日黃昏之時,會在箱子面前向箱子和長安城鞠躬,以示對於大家的感謝。

這樣的情況下,長安百姓開始踴躍捐款捐物,在朱雀大道上排出了長長的人龍。

那些家裡現金不多的,甚至有牽著牛羊來的,說是給大唐軍路上吃!

不過只是短短的一週時間,光是長安居民就捐款超過一億大唐幣。

唐平則是召集了長安大大小小的商人,又開了一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