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一包大米!”

她喊完以後整個桉樹部落的人先是安靜了一下,然後在半夜開始歡呼了起來:“萬歲,萬歲。”

“這麼多糧食,差不多可以吃一天了。”

這算下來是1300多斤大米,他們部落幾百個人,確實吃一天夠了。

而且這只是第一次來了八十個人,等那些人回去部落叫來更多的人,他們桉樹部落也能賺到更多的糧食。

而和他們想的一樣,四五天以後,就陸陸續續有部落的人趕到唐平他們的礦區開始幹活了。

這些人有的三四天有一些憑證了就要回去一次,有的則是幹上十多天才會回去一次。

礦區的礦工也是來了走走了來,但是人少的時候也有差不多六百人,人多的時候甚至有八百超過九百人。

一車一車的鐵礦石運到唐平他們最開始靠岸

的港口,然後運回瓊州。

而瓊州這幾年在大唐各種鼓勵政策下,有很多沒有地的百姓過去開墾土地種植大米。

直接把瓊州糧倉的大米運到澳洲去交換鐵礦就行了。

大唐的蒸汽貨輪一時間都有些不夠用了,只能用其他商會的帆船又把瓊州的鐵礦送回中原大陸冶煉成鋼鐵。

李泰一下收到這麼多鐵礦,卻還不滿足。

他開始催促李承乾加快職業培訓,特別是冶煉鐵礦的工匠。

因為唐平說了澳洲大陸就有巨量的鐵礦和煤礦,與其把這兩種礦物送回大唐再冶煉。

直接在澳洲找個地方多修點冶鐵廠,把鐵礦先冶‎‏​‏‏​‏​‎‏​‏‎‏‏‏煉成鐵錠再送回大唐會更省錢更有效率。

這些冶煉工人就沒辦法找澳洲的本地原住民了,所以只能靠大唐自己培養了以後送過去了。

甚至李泰還上書李世民,希望可以在澳洲建立第一個大唐的海外城市。

畢竟冶煉廠建立以後,工人總不能就在廠裡做工吧?還是得整點配套設施才能吸引人啊。

最好的就是有一個完備的城市,以後工人甚至可以在那邊成家生子,生出來的孩子也可以在那邊接受教育。

為此李世民專門又把唐平給招了回去。

把李泰的上書給他看了看然後問道:“你最熟悉澳洲的情況,你覺得怎麼樣?”

唐平看完以後點了點頭,這李泰不虧是大唐最聰明的人之一,他這個城市設想基本已經可以說是相當完美了。

不單單是一個圍繞冶鐵廠的工業城市,而是一個集農業、工業、貿易、還有運輸等多個產業的綜合化城市。

“我覺得可行,非常可行,地址的話就選在我們靠岸的黑德蘭港好了。”

“那裡本來就在修建港口,到時候這個城市和港口相連,與我們大唐之間運輸貨物也更加的方便。”

李世民聽完唐平的話笑著說道:“那主持修建這座新城的人選……”

唐平看著李世民的笑容,心中就湧現出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