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吐蕃內亂(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即使有了唐平帶來的製冰方法以及交通的極大便利,要從東海之濱運送鮮活的蝦蟹到吐蕃的高原,依然可能是百不存一,其價格之高說是堪比金銀也毫不為過。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和祿東贊不是沒有想過辦法,但是大唐這使用的幾乎就是陽謀。
當他們反應過來不對勁的時候,吐蕃的各部落權貴早就習慣了那種奢靡的生活。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那些權貴生來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不對,是部落裡面的好多奴隸在他們眼中連人都不算,你叫他們放棄這樣的生活,他們怎麼可能願意?
若是松贊干布和祿東贊敢強硬下令,禁止飼養綿羊出售羊毛,那麼很可能他們第一天下令,第二天就會被其他部落權貴聯手給換掉。
兩人能做的就是出臺各種政令,一方面儲存更多的糧食,一方面鼓勵流民開墾荒地。
可惜的是,即使政令再好,下面人陽奉陰違,也無法實施。
許多荒地剛剛開墾出來,連種子都還沒種下去,就被各地豪強以各種理由強佔而去,然後灑下草籽成為新的牧場。
而大唐又如何不知道吐蕃購買糧食的意圖?
大唐商人往吐蕃賣其他什麼都東西都行,就是出售糧食是被大唐官府牢牢把控住的。
糧食這樣的物資,作為吐蕃這樣一個國家,買少了沒用,買多了你要用高價也不現實。
所以大唐商人也沒有幾個願意為了糧食這樣利潤並不算太高的東西鋌而走險。
賣一噸米麵賺的錢還比不上一瓶限量版香水,而且一旦被大唐官府抓到了,麻煩可就大了。
整個吐蕃國境線有一半全是高山,也就是喜馬拉雅山脈。
另外一半一部分靠近大唐,一部分和高昌接壤。
高昌那地方自己都窮的叮噹響,要看大唐的臉色行事,怎麼可能賣糧食給吐蕃?
所以即使松贊干布想盡辦法,這幾年儲存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
加上連日大雪,大唐也敏銳的嗅到了時機來臨的味道。
果斷的以大雪封山為由,斷了送往吐蕃的糧食。
吐蕃國內百姓本來就沒有什麼存糧,現在連降大雪需要的糧食就更多了。
只能紛紛請求吐蕃權貴殺羊來給大家提供食物。
可羊是那些權貴最大也是唯一的收入來源,他們怎麼可能讓為了這些“賤民”的死活而斷了自己的財路?
在各種日積月累的矛盾之下,終於吐蕃的內亂爆發了。
“所以二舅需要我做些什麼?”唐平知道為什麼李世民如此興奮,因為整個中原的版圖,現在就只有吐蕃和侯君集是他心中的兩根刺。
而吐蕃就是最大的那一根。
“我希望你能留在突厥,幫我弄出點動靜來!”
“縱橫作家後臺改版,前幾天上傳一直稽核透過不了,這一章傳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