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說一家人中是不允許所有兒子都出去的,但是這個老兵,當年跟著李淵打天下的,覺得大唐有難,匹夫有責,所以四個兒子都被送到軍中。

雖然當地官府把他平時吃穿用度都送的相當充足,但是終歸是沒有人在身邊。

有個晚上在床上睡了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唐平幽幽的說了一句。

“是啊,所以我已經叫軍部開始徹查,如果有這樣類似情況的,強制退役。不過現在戎邊的將士,好多都兩年沒有回來過了,所以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麼法子,讓他們對他們的家人說說話。”

現在雖然不是戰時,沒有烽火連三月,但是家書依然抵萬金。

大唐識字率提高了不少,但是還是不可能說每個將士都有能力寫信回家。

更多的時候,家裡收到的家書就一個歪歪扭扭的字:好。

可能既說了自己過的很好,也希望家裡的人過的好吧。

現在大唐的人口,要保證國內生成和軍隊實力,軍民比例已經是最佳的比例了。

如果再大量徵兵,那麼國內的生產就會受到影響。

唐平把那封奏摺輕輕放在書案之上,開始思考起來。

他現在的能力和大唐掌握的科技,並不具備架設電話的條件,影片就更不要說了。

看見唐平在那裡思考,李世民也沒有打擾他。

說實話,如果不是有唐平在,這種事情在大唐幾乎是無解的,也就是因為有了唐平,他才抱著一絲期待。

畢竟唐平有那麼多神氣的東西。

“二舅!”思考良久,唐平終於說道:“各軍中的將士都是來自天南海北,便是我有辦法把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想對家人說的話錄製下來,但是要挨著放給他們家人聽,怕還是不太容易啊。”

就好比在隴右道最西邊的部隊,裡面就可能有長安人,有洛陽人,有太原人。

唐平能費點時間把他們每人說的一句話錄下來,但是要怎麼區分他們到底是長安的還是洛陽的還是太原的?然後再放給他們的家人?

這實在是太難。

李世民有些無奈:“連你也沒有辦法嗎?”

“若是隻是帶一張影像給家人,我倒是有辦法。”唐平說道。

“哦?怎麼做?”

“我們那裡有一種相機,叫做拍立得,就是拍了之後,馬上就能有相片出來。我們可以各軍派一些人帶著相機過去,拍完了以後讓將士們留下自己家的住址,統一收回長安以後,我們在透過驛站送到各州府,由各州府再送到他們家人手中。”

“不錯,這個方法可以!”

要是能看見自己家人的樣貌,那可比一封家書要有意義多了。

“現在大唐有多少邊軍?”唐平問道

“全部算上的話,應該在一百二十萬左右。”

“一百二十萬嗎?”唐平點了點頭,說起來很多,其實也還好。

拍立得他原來見苟少群用過,十張裝的照片大概零售價是40左右,但是他一次買這麼多,肯定便宜不少。

就算一個人一張要2元左右,也就是兩百多萬就夠了,現在的唐平隨便就能出的起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