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的王村正走的時候,感覺自己的骨頭都輕了二兩,就是路邊那個沒用好眼色看自己的老周頭都變得可愛了起來。

本來就是想求個糧種,沒想到人家陰山候厚道,直接打算帶下河村的村民一起賺錢。

現在回去告訴大傢伙讓大傢伙高興一下,然後高低得給陰山候在下河村每家裡面立塊牌子,然後每天三炷香。

貢品就不用了,陰山候吃的好著呢,看不上他們那些東西。

看王村正離開,而村裡不少人還圍在附近,唐平乾脆叫上河村的人也來開個會。

當然不是全部來,就每家來個當家的就行。

「剛才我和下河村王村正說的事情,大家應該也聽到了。」唐平看了看下面的人,有才來不知道的,身邊的人也在給他們講著。

「我就想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

「東主,咱們這群人地裡面刨一輩子的食兒,哪裡懂這些?但是我們知道一點,就是你絕對是為了我們大家好,這就行了。」

說話的是老周頭,作為上河村年歲最大的人,他的話一出,就引來大家一致同意。

長安裡大人物不少,但是能真心對他們上河村的,那他們只認自家東主,東主說往東,就是西面有萬金,他們都會往東。

因為他們知道東主不會害他們,要麼是西面有危險,要麼就是東邊的金子更多,才會叫他們往東。

唐平看見大家這麼擁戴自己,也不由得有些感動。

抬手壓住大家的討論和吹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以後呢,咱們上河村這邊,可以適當的減少糧食的種植,大傢伙種夠自己吃的就行了,其他的地,除了用來種大棚蔬菜以外,都多種些水果。」

這個年代,你把吃的糧食種出花兒來也沒用,就算唐平現在能種出什麼胭脂稻,也未必就能賣到多少錢不說,種植技術也是個麻煩。

還不如他從現代帶草莓、西瓜這些水果的良種回來種。

「然後村後面靠著村子這一邊的山上,咱們都種上桑樹。」唐平指了指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一片範圍:「這樣大家還能養蠶。」

其實桑樹除了桑葉是養蠶的飼料以外,桑樹木也是很好的傢俱和建築材料,桑皮可以用來造紙,桑條可以用來編筐。

結的果子桑葚依然可以開放採摘活動,然後品相不好的還能用來釀酒。

加上桑樹本身就根系發達,既抗旱耐寒,也比較耐溫耐溼,抗鹼能力也較強,簡單說來就是全身是寶還好養活。

隨著現在大唐開始向吐蕃高價大量收購羊毛,大唐的紡織業必定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對於蠶絲這種原材料的需求自然也會增加,這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

「然後今春開始,村裡孩子都統一去給我讀書,什麼時候書讀完了,才能幫家裡幹活!」

村裡這次起新房,還按唐平說的新修了兩間教室,到時候村裡的娃都丟進去。

他們跟著自己最多就是認了認字,但是其他這個時代該讀的書,還是得專門的人來教。

村裡現在養的那麼多學子,不可能唐平就好吃好喝的養著,他們每天輪換著得教村裡娃子讀書。

而且他打算把下河村的孩子也收過來,兩邊娃子一起讀書長大,以後兩個村子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少。

對此各家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這是其他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待遇,這裡要是有誰敢說一個不字,估計其他人會把他圍起來打一頓,然後丟出村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