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些無奈,不說滿朝文武,起碼來說大唐中央管事兒的人都在這裡了,卻還沒有一個孩子有見識。

恩,唐平在他那裡,直接被歸成了一個孩子。

“既然大家想不到辦法,那麼朕說兩個法子,各位討論一下要如何推廣下去。”

李世民直接都不問這兩個法子是否可行,而是讓他們直接討論如何推廣,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第一,全國推廣,飼養鴨子!”

“鴨子?”

“全國推廣?”

下面的人都沒搞明白,不是說蝗災嗎?怎麼皇上突然就提起養鴨子了?

李世民看著下面自己的高管們是又好笑又好氣,把唐平那些鴨子對於蝗蟲幼蟲的剋制,以及養鴨子的好處說了一遍。

他可不像唐平一樣,還得照著手機去唸,唐平說過的那些,他聽了一遍基本就能差不多的複述下來了。

“原來鴨子還有這樣的作用?”

“想想好像還真的可以!那蝗蟲幼時又不會飛,正是雞鴨的食物。”

“明明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何大家原來沒有想到呢?”

不得不說,這群人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相通以後,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方案。

不過他們接受沒用,最難的是實施。

別的不說,鴨子要養殖,你總得有鴨苗吧?這不是一家一戶飼養,而是要全國推廣,那麼這些鴨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這才是這個方案最大的難題。

這時候禮部尚書豆盧寬站了出來:“陛下,臣出使東越時,曾見其民間多有養殖雞鴨,這次需要如此之多的鴨苗,估計只有東越才有如此之多。”

“可我們和東越的關係……”魏徵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大家都知道,大唐和東越的關係並不算好。

恩,準確點說,這會的大唐和周圍諸國的關係都不算太好。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大家原來都是前隋的臣子,前隋無道,各地烽煙四起,各路反王高舉義旗。

互有攻伐之後,紛紛建國。

大唐佔據了關中長安諸地,這裡也是曾經的大隋中心,所以常以正統自居,而周邊諸國自然並不是太過服氣。

這幾年雖然不再刀兵相向,也不過是因為各自需要休養生息罷了。

年初突厥圍城,長安兵力捉襟見肘,也是因為周邊諸國國境壓力巨大,一旦疏於防守,很可能對方就趁虛而入了。

所以現在如果要和東越大量交易鴨苗,也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東越什麼東西比較稀缺?”李世民皺眉問道,畢竟萬事離不開一個利字。

如果大唐能拿出讓東越心動的東西,對方才會願意交易。

而這時的東越,其實佔據的就是江南地區,那裡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氣候宜人。

單輪自然條件的話,比大唐要好上不上。

回話的還是豆盧寬:“東越的話,應該對於鐵器最為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