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大明紀事 六十九、收徒(第1/2頁)
章節報錯
谷口,李時回頭朝大師兄做了個鬼臉,說道:“大師兄,你回去吧,到時師傅回來記得第一時間通知我。”說罷頭也不回的向村中跑去。
李有無奈地搖了搖頭,架起劍光轉回宗門,心下卻道:“這個小師弟,年紀也只有十幾歲,只有在師門才能看到他有一個正常的少年心性,想必在平時的那些手段也是被生活所逼吧。”
才進村口,兩個娃娃稚嫩的聲音迴盪在山谷:“爹孃,我們回來了,爹孃,我們回來了。”
放開小手,二小向著小村飛奔而去。
李時在身後慢步跟著,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下道:“放心吧,有青木宮在,一定會讓你們有一個正常快樂的童年。”
村民聽到喊聲,大大小小的都從家中走出去,更有幾個玩伴奔跑著迎了上來。
看到李時帶著二小歸來,眾人都紛紛走上前來打招呼,熱情的邀請他到家中吃飯。
謝過村民,扶著伍老回了屋,桌上正是熱氣騰騰的鮮魚湯,還有幾個菜餅,看到伍奶奶滿是皺紋的笑臉,他心中流過一陣曖意
村前廣場上,伍老指著一里開外小溪處的一片竹林,言明這兩天每家出一個勞力,就在那邊,剷平一塊地,給娃們蓋個學堂,也順便給新來的教書先生蓋個新的住所。
村民們笑著答應了,紛紛回家去拿工具,不一會兒,竹林前就圍滿了人,正在熱火朝天的蓋著學堂。
領著一眾小朋友向著竹林行去,竹林邊他拿出一些點心糕餅分給眾孩子,自己也拿起工具,幫助建造屋子。
晌午,王氏送來眾人的午餐,李時看了看建造的進度,不得不使出法力幫忙。
當晚霞映紅了整個山谷之時,一棟小院終於建成了,進門是一座大堂,正面是一張大案,先生坐的,大案前有幾排小桌小凳。
大堂兩邊左右各一道偏門,進去有一間長著幾株青竹的小院,後面是三間竹屋,配著院牆邊潺潺的溪水,清新淡雅。
晚間,眾鄉親忙了一天,李時拿出採購的各種生活用品,讓他們挑選自己需要的拿回家,更是將採買來的豐盛吃食水酒等拿出來款待。
乘先生還沒有請到,這幾日他便先住在這裡,三日後,一道符信傳來,看了看手中統計的人才表,他非常滿意,各行各業都有。
數日後,深夜,後院中兩道循光落下,正是李逢春和李有二人,院中石几上,早已擺好香茶果點。李時上前一禮見過師傅和師兄。
李逢春上前一步,盯著他看了許久:“一個爆粟敲在他頭上,讓你瞞著我,害我擔心了這久。還有你,幫著他一起瞞我。”轉身一個更響的爆粟敲在李有頭上。
“怎麼能怪我,是師弟要求的,師傅,你打我比打師弟重得多。”他摸了摸頭,嘟噥著。
等師傅坐下,他上前倒了一杯香茶雙手遞過:“弟子讓師傅擔心了,是弟子的不是。”待師傅接過茶水,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接著他把從雪原到幽冥宮所見之事都詳細了說了一遍。
李逢春聽完雙眼微眯,手撫長鬚沉默了片刻後,揮手間又是數道靈光飛出,只見數層光罩中,師徒三人竟還是在以傳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