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莫茲漢克的救贖(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不讓理髮師用剪刀是不是很過分?你們都戴著手銬呢!難道還能搶一把剪刀來開鎖嗎?”
“確實很過分——和不讓達芬奇用畫筆畫畫一樣過分……”
“達芬奇?那是誰?很有名嗎?”
在一間四面都是玻璃牆、佈滿監視系統的房間裡,一名滿臉鬍渣的大漢端坐在椅子上,任由一名穿著花哨的理髮師給自己理髮剃鬚。由於理髮師用的是推子,沒有剪刀、剃刀這些能夠在監獄裡造成“危險”的物品,所以髮型基本只能推成平頭或是光頭,鬍子一律剃掉。
當然,這樣也有好處,莫茲漢克雖然是模範監獄,衛生條件算是不錯,但肯定比不上獄外。不怎麼講衛生的犯人們不留毛髮,能減少疾病的可能。
“唔,也算不上很有名吧!”接受理發的,正是劉思庸。他靈魂寄身的大漢是個絡腮鬍加草窩頭,進監獄之前鬍子修理過一次,可一週時間過去,他的鬍子已經如野草一般茂盛了,劉思庸吃飯都要時時注意鬍鬚不要“戳”進飯菜裡。
是的,劉思庸已經在莫茲漢克度過一週了。
這一週的時間,他沒有任何動作,甚至沒有制定任何計劃。七天的時間,他只做了一件事——
觀察!
他每天按照監獄的制度,早睡早起,放風用餐勞動,用一週的時間完全摸透了這裡的日常作息規律。同樣,D區牢房,到食堂、放風地的路線,也全部被他掌握。只要他一閉眼,腦海中就能立刻浮現出這些區域的三維立體圖。
然而,摸透這些,並不意味著他就能找到越獄的突破口。
莫茲漢克是聯邦直屬的重刑犯監獄,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地方,必然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配合嚴密的設施,來防止犯人越獄或者造成危害。
比如,犯人只要離開囚室,就得戴上鐐銬——由兩名獄警為一名犯人完成,一人監視防備,一人動手給犯人穿戴。戴好後,再列隊出發。
到達目的地後,例如食堂、放風處,再由獄警去除掉這鐐銬,而在這些地方,至少會有一隊持槍的警衛在高處戒備,嚴防沒有枷鎖的犯人有出格的舉動。
除開這些活動,犯人們還需要勞作。而勞作的管控則更加嚴格——因為這裡是重刑犯聚集地,關押的至少是揹負十五年徒刑的兇人,所以他們沒有任何外出勞作的機會,只能在各自的牢房裡,完成指定分配的工作。
工作種類也不多,比如加工紙盒……均是一些不用工具、原材料也造成不了任何危害的東西。退一步說,在各自牢房裡做事,那面透明的牆和門外的監控,能把你的動作照得一清二楚。
總而言之,在莫茲漢克,寧可浪費一部分犯人的勞動力,捨棄高價值的勞動生產,也不給犯人任何機會。
眼下,劉思庸接受的是犯人一週一次的理髮服務,也得戴著鐐銬,坐在監控室裡完成的。理髮師只能用推子——還是沒有電線的那種,連圍著脖子的理髮巾都不會給一塊的——誰知道你會不會在理髮巾的遮擋下做點小動作?
這不,劉思庸正雙手託舉,拿著一張大大的草紙,接住理髮師弄下來的鬍鬚、碎髮。
“夥計,你真是個講究人,知道主動接著這些垃圾,免得落在地上我得一遍遍地打掃!”理髮師忍不住誇了劉思庸一句,“我給你加點工,給你弄個酷酷的造型怎麼樣……嗯,寸頭側面給你剃個閃電圖形出來!”
監控室很小,地面空間本就不多,理髮師時不時就要掃淨地面,否則堆積如山就難以清理了。
劉思庸進來時正好是理髮師剛清掃了一遍,因此他要了一張大草紙,託舉著,儘量接住了那些碎鬚髮,這讓理髮師對他好感大增。
“不不不,千萬不要!謝謝你的好意……如果我造型比其他人別緻,在這裡可是很拉仇恨的。”劉思庸連忙拒絕。
“噢,那也是!差點忘記這兒是哪了……既然這樣,那我們就算完事兒了!可惜,鏡子也沒有一面,否則可以給你看看我的手藝!”理髮師很健談。
“我相信你的技術,再見了朋友。”劉思庸笑了笑,把手中的“垃圾”用草紙包了起來,然後起身離開了監控室。
走到門口,警衛對他手中的“垃圾”也沒有過問——這一切都在監控下進行,劉思庸手裡拿著什麼,獄警們一清二楚,反正是不能造成任何威脅的東西,只當是他想“好好表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