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周家二老爺聯想力還可以,也省得周道安自己把想好的藉口往這上面扯了——是的,他打算再用“桃花源”做文章!“桃花源”作為解釋死而復生的藉口是現成的,雖然之前為了圓回自己“失憶”的原因,使得仙人的“桃花源”加上了一個“不能洩密”的枷鎖,但這並不影響他利用這個藉口。

“二伯容稟,偷襲者為何要襲擊小侄,這一點我並不知曉。但我能安然脫身,的確和我‘返陽’有關……”

於是,周道安有把“桃花源”的故事敘述了一番,他知道之前柏叔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這件事告訴東周,所以這一回他自己解釋,倒可以更加詳細。另外,關於自己多了一點“修煉者本領”,也甩鍋給了“桃花源”——自己在仙人居所徘徊了三天,曾經翻看過幾本仙家典籍,大多看不懂,能看懂的,自己又沒遺忘的,便是這點手段了……

總之,周道安已經打定主意,就咬死這個理由,以後自己身上什麼與以往不同的地方,都一股腦推給“桃花源”,反正你也別細究,細究就是“我也不懂、我也不敢問仙人、我也不記得了”三句話。

“雖然那仙風道骨的老人家有言在先,切不可洩露他的居所行藏,但伯父有問小侄不敢隱瞞。”周道安最後說道,一臉恭敬。

果然,周聞博很快就被周道安的描述所吸引,仍舊是捏著鬍鬚,表情卻極其認真。直到聽完了周道安的敘述,略一沉吟,才開口道:

“原來如此。自古以來,仙人際遇並非完全沒有,但得此機緣者,卻也很少……”

這一句話,周道安便放了一半的心,起碼這位二伯父沒有懷疑他的藉口,先給這件事定了個認可的基調,那就好辦了。反過來想,也確實,方舟這樣的東西絕不可能廣為人知,自己的奇遇說出來都是難以置信的,這種解釋放到自己前世的世界更會被當作天方夜譚……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亮出海盜王金幣……倒也不用這麼誠實!海盜王金幣看風格就不像是漢域的,萬一這二伯父感興趣借去研究研究,周道安借還是不借呢?

周聞博可不知道周道安有那麼多小心思,他對周道安說道:“既然你得此際遇,那仙家交代的,切不可忘……此事你還是不要再對其他人說了——包括你的那些堂兄弟,他們難免嘴大……”

周道安自然答應。

此刻周道安雖然態度恭敬,可是畢竟是換了個靈魂,讓周聞博看這自己這曾經庸碌的侄子,居然產生了一點異樣的感覺。他不禁語氣柔和了下來,對周道安說:

“道安啊……這番際遇既是你的劫難,卻又是你的機緣……懋弟故去也有八九年了吧?如果你能從此振作門楣,不僅能告慰懋弟在天之靈,也是我周家的幸事……”

周道安連忙稱是,這是長輩的勉勵,他當然要謙虛接受。而且,聽周聞博的語氣措辭,並沒有多少虛泛的成分,看來,東西兩週雖然分家,但還是同氣連枝的,並沒有外人所猜疑的、兩家已然矛盾很深。

“至於今天被襲的事……你也不用擔心,我周家子弟,又在予章的地面上,哪裡容人任意拿捏?”周聞博勉勵完了,語氣已然重新威嚴起來,言語間露出了一絲世家氣度,顯然是要介入調查此事了。

周道安自然求之不得,藉著大樹才好乘涼,周家的能量有多大,他還沒有完全感受,但肯定比他自己此刻要強大多了。

說完這件事,周聞博微微頓了一下,接著又開口了:

“東周西周本是一週,這句話你說得不錯。”

周道安微微一愣,旋即明白周聞博說的是自己懲戒夏大騰的事了。

“二百年前的事,有太多原因……你能這麼說、這麼想,的確讓我與你大伯欣慰。”周聞博略帶感慨地說了一句,但也沒有細說“歷史”的意思,周道安也就不好追問。

“此事夏家已經發了信來——是夏老太爺親自書寫,有道歉之意。另外,下個月公學重開,夏老爺子的孫子也是會來的,屆時你們便是同學,些許不愉快也與你們本人無關,便算了吧!”周聞博一邊說著,一邊指了指書桌的一角,那裡正躺著一封便函,“你看看吧!”

周道安取過信展開,先看落款,寫的是“梨川夏氏老朽”,果然姿態很低。再看信的內容,措辭客氣是客氣了,但卻在後半截隱晦弟地寫道:予章民風是否排外?如若自己的孫兒前來求學,還一定請周家多多關照云云。說白了,這老爺子還是心裡不爽,不但通篇只責怪下人擅作主張而不寫自己孫子的過錯,還反過來質疑了一下這件事是不是“地域保護”,雖算不上夾槍帶棒,卻也表達出了一絲不滿和質疑。

周道安微微一笑,這種事,有點意氣算不上什麼,夏老太爺維護自己的孫子也是正常,反正這老爺子以後不一定會打上交道,他不爽便不爽吧,發洩兩句也由他。不過,堂堂太子太傅的父親,也要客客氣氣地同周家致歉,除了這件事夏家本身理虧之外,周家在地方上的能量,卻的確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