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這些,周道安便接下了緞面包袱,算是正式接過了周家的傳承。

回到自己房間,周道安又將包袱重新包好,放置妥當。那本《六感通幽》的秘籍,他肯定不會在方舟鑑定前就貿然學習。下一次任務出現,再好好計較便是。

過了午飯,小桂也回來了。他去了東周一趟,遞了名帖,等到個準信兒,還被客氣地留著吃了頓飯,順帶著也打探了一串訊息。

東周的大老爺周聞淵不在,二老爺周聞博這幾日正處理著一件大事——再有一個月左右,公學假期便結束了。周家出錢出力、官方掛名協助的予章郡公學也要重新開學了。從前擔任總教諭的老夫子要退休頤養,恰好這幾年予章郡文舉考試成績不太如人意,故而郡守大人也對換老師的事也很上心。

這不,郡守大人不知道使了什麼關係手段,居然請到了大學者任聰——這位任夫子可來歷不小,出自於“三旺五姓”中一旺——天下文宗(當然,具體這些代表什麼,小桂也是說不清的,只能以後周道安自己探索)。

說動了任夫子來予章一趟,考察本郡的文風,想來若任夫子滿意,便留在本郡執掌公學。

此事難就難在“滿意”二字,所以這段時間,周家二老爺便親自督辦翻修公學、整頓教工,大力提升“硬體設施”,不可謂不忙。

不過,周聞博雖然忙,但是聽說西周的侄子有意拜會,還是應允了。定了個日子——十天後一早,讓周道安去一趟。

這是傳下來的原話。

聽到東周那邊的回話,周道安也心中有數。他那件事估計清茗回到東周,也會傳出去,讓東周的二伯父先有個底。十天之後,耽誤不了什麼事,所以周道安也就沒什麼異議。日子先按照既定的方式過吧!鍛鍊,補充營養,打好基礎……

就這麼地,周道安每天都堅持出去跑一圈,在外面吃個早飯,回家之後則開始接觸自己從前所讀的一些書,以求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

美中不足的是,一連十天,他都沒有再遇見黃梨兒——聽清暉酒樓的人說,似乎黃天養父女兩人都有段日子沒出現了。

緣分難強求。

十天後的一早,周道安提前了一些時間起床。稍稍跑了一圈後,便洗漱沐浴,換了乾淨清爽的外袍,帶著大春、小桂,一同去往東周。

東周本宗回字樓是予章郡第一標誌性建築,離郡衙不遠,離西周則有十五里左右路程。

走著去,約莫要花小半天時間,而且正值夏日,天氣炎熱,走出一身臭汗,可就不太講究了。陸行器,雖是好用,但西周只有一架老舊的,上不了檯面。所以大春一早吩咐了下人,從一樓的馬房裡牽了一匹馬出來套車。套完了,大春看著有些單薄的車架,又轉身牽了一匹,重新套好——兩匹馬拉車,氣勢上才夠嘛!雖然一樓庫房裡還有一套御賜的五駕大車,保養得也很不錯,但拜會本宗長輩,用這樣的車顯得過於招搖。兩匹之數,既不高調,也不怯弱,剛剛好!

其實周道安自己是很想體驗一把陸行器的,但看到大春的安排,也就從善如流了。

“復古”的馬車車輪碾著黃土路,“咔啦咔啦”了半個時辰,進入到了東周回字樓的外圍。

雖然周道安也數次遠遠地看過這棟六層高的大樓,但真正走近看,才發現這座樓比想象的還要龐大!

西周三層回字樓面積十二畝,已經讓周道安覺得自己身世富貴了。可眼前東周的這座回字樓,不僅高度上比西周的多了一倍,面積上也差不多是西周回字樓的三倍!也就是說,三座現代化、國際標準的足球場排在一起,才能比得了這座樓的面積。

雖說在周道安前一世的世界,有些古代大戶人家、顯貴權勢所居住的宅院園林,面積可達數百畝,但那都是平層建築,縱然有許多美輪美奐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文藝性極高,可建造難度絕對比不了這種又大又高的回字樓!

每個世界,每個時代,看來都有屬於自己的智慧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