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大戲時間還早,所以他們先吃吃喝喝,看幾齣短戲。小廝自然知道周家公子身份非凡,眼下招待這位富家翁打扮的白大胖子肯定也不一般,所以非常客氣、盡心——

“這一出是講才子佳人的……”

“這一出是講神怪誌異的……”

“這一出是講先皇嫁女的……”

是的,不要懷疑,民間的戲劇中甚至有不少是編修的“官家軼事”。和我們認知的“文字獄”、“查水錶”時代不同,這個世界的漢域雖然也講尊卑有序,但天家和人民的關係很好。跪拜這種禮儀就非特殊情況不常見,民見官只要拱手致禮就好。

就以先皇嫁女這個故事為例——大雍王朝在漢域已經超過千年,皇宮在雍京雖然翻修過許多次,但很少擴建,為何?就是因為雍京的“地價”已經很高了,皇宮要擴建,得兼併許多公共用地。歷代聖上有曾經想嘗試擴充一下居所,但都被阻攔了下來。

先皇嫁女,指的是當今聖上的爺爺,要出嫁自己的小公主、當今聖上的姑姑、安興公主。當時駙馬府選址在相對偏僻的郊外,圈地也不大,只有三座樓形成建築群,安興公主不樂意,仗著自己常年受寵,向父皇請求重新選址,務必要落在雍京內城。

當時宗人府已經同意了公主的請求,準備與一些雍京的富戶商討轉讓幾棟樓,連線成五棟建築群。但摺子遞到先皇那裡,反倒被駁回了,連公主都被先皇呵斥了一番。理由很簡單——驕奢之風不可助長!

這件事不管是不是“作秀”,總之是很得民心的,甚至被編成了戲,當作教育宣傳片,在民間廣為流傳。

不過,以上的戲,是全漢域各地都不缺乏的,沒什麼特別吸引梁大公的。

翻了幾頁,梁大公就乾脆不看單子了,直接問小廝——

“本……本人從雍京來的,這些戲北方倒也不缺,有沒有什麼本地特色的?或是新排的戲?”

“好教貴客得知,眼下咱們戲館正新上一處大戲——《笑傲江湖》,是年前才寫好的本子,最近剛剛排好第一齣……”

“哦?江湖?”一聽名字,梁大公立刻注意力上來了。漢域中,江湖的意思和小說裡的一樣,只不過指的是修行者的世界。所謂修行者遊歷兩江五湖、足跡天下,只聽江湖二字就有瀟灑入世的意味,正是修行者追求的。因此,這個稱呼已經約定俗成。

先前說了,梁大公就是一個“修行迷”,對這種稱呼也不陌生。不說別的,太子身邊就有幾位不在朝堂之上、源於江湖之中的人士,充當“隨從”。梁大公跟他們熟得很,經常拉著他們講講江湖軼事。

“講的是什麼故事?說來聽聽……”梁大公連忙追問。

“這個小的也不知,今天是第一次上戲,小的和您老一樣,都等著看新鮮故事……聽班主提過一句,應該是修行者之間的愛恨情仇吧!”小廝很會說話,雖然本質上是“保密”,但又讓客人挑不出毛病。

“那……嗯,就先隨便來一出吧!挑你們這兒好評最高的!”梁大公合上了單子,拍了板。言下之意,開胃菜就隨意了,等著看大戲呢!

周道奇和周道玄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出了眼中的笑意——果然和老四這個機靈鬼想的一樣!這下敢不讓你梁大公乖乖上套?

其實,這一場佈置,乃是周道安做的一個小局。

半年前,自弄出了一首《笑傲江湖》後,周道安有段時間也是“固定”出入留月閣。原本主要目的是向清瑤討教音律,但因為深知自己春樓運不佳,所以周道安每每都只到戲館就坐,然後邀清瑤下樓一會。

這樣難免也會看幾齣戲,周道安有一次興致來了,提了一嘴子故事,加上之前作的曲,清瑤立刻有了創意——讓周道安把故事編好,做成一部戲!因為戲劇中又不少曲子,即是配樂又可以單獨做歌曲。一旦火了,就是揚名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