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霧都孤兒(五十九)(第2/2頁)
章節報錯
乍看之下,這標題似乎有些不通順,又是疑似又是真兇的,但報道中卻詳細地解釋了一番——
“本報特別報道:8月起,東霧都聖瑪麗大教堂片區接連發生惡性兇殺案,迄今已有四人被害。殺人者手法兇殘,對每位被害人都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虐殺。除此之外,兇手還曾兩度致信公眾,向警方發出了挑釁,可謂震驚全國。
此案已經引起了官方的高度關注,這3個月來,警方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以期儘早抓捕兇手。然而,兇手十分狡猾,一次又一次地逃脫,為此,警方高層已經更換了本案的最高負責人,還在民間組織起了‘居民警戒委員會’……終於,在多方的通力合作下,於昨晚,本案有了重大突破!
在11月9日23點到11月10日凌晨1點期間,聖瑪麗大教堂片區警局,終於在高斯頓街,抓捕到了一名嫌犯。據說,嫌犯曾經在高斯頓街著名的‘招聘牆’上留下過‘宣言’,而今晨,他又來到此地,準備犯案。
然而,這一回嫌犯的目標,是警方早就安排好的‘演員’。事實上,由於警方這段時間一直大力度的巡查,配合居民警戒委員會的排查,使得嫌犯一直難以找到合適的機會再次犯案。而嫌犯此次認為,警方故意留下的破綻,正是一次犯案的好機會,故而踩中了陷阱。
至此,東霧都聖瑪麗大教堂的惡性連環殺人案,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而作為主導的警方負責人弗雷德•埃博林爵士,也在抓捕行動成功後,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以下,是埃博林爵士的發言——”
報到這裡,不知什麼原因,並沒有一張關於抓捕現場的圖片,相反,只有一張弗雷德的帥氣發言照,被放在了文字中間。
而弗雷德的講話也相當詳細,報紙幾乎將他的原話摘錄了下來。概括起來,就是以下幾點:
首先,弗雷德敘述了一番本次警方佈置的行動計劃,也就是所謂的“釣魚”。至於為何能夠準確地推測出案發地點,並調集眾多警力佈置,弗雷德含糊了一下,但周道安則明白,八成是對方的“預見”天賦發揮了作用。
其次,弗雷德強調了一點,現在抓捕到的嫌犯,雖然經他們認定,大機率就是真兇,可在法官最終定罪之前,大家只能用嫌疑人來稱呼對方。這不是在普法,糾正稱呼,而是因為,抓捕到的嫌疑人,估計未來定罪有一些困難。
為何?因為對方在抓捕完成後的快速審訊過程中,表現出了一種精神失常的癲狂。一方面,他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且準確地說出了前面四起兇殺案的種種細節。甚至,警方根據他的供詞,當晚就在他的住處(隱去了具體地點)找到了一些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疑似被害人所丟失的器官樣的事物。
這些,無疑算是非常重要的證據,能夠有力地指向嫌犯就是真兇了。
可另一方面,嫌犯又表現出了相當的神經質,不但語言邏輯混亂,思維顛三倒四,同時還說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言論(再次隱去具體話語)。這一表現,又會讓法官在將來審理時,更傾向於將其定位成一個“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犯罪算犯罪嗎?算,但相應的懲罰,則和普通人不同了。因此,鑑於犯人相當嚴重的精神問題,未來,他被關進監獄的可能性並不大。精神病院的永久監禁式病房,或許才是他最可能的歸宿。
當然,為了表示說服力,弗雷德也在發言的最後,透露出了幾點關於嫌疑人的特徵:年輕人,外來民族,有另一層社會認可的表面身份,手法嫻熟和他的職業特徵有關,童年有相當嚴重的陰影,殺人是為了洩憤,而非圖財好色……
普通大眾或許根據這些資訊,是猜不出嫌犯的真實身份的。但瞭解此案的周道安卻清楚,這些特徵無一不指向了弗雷德一直認定的頭號嫌疑人——亞倫•科斯明基。
或許是為了避免引發對閃米特人的仇恨,或許是為了保護嫌犯周圍的關係人群,因此,警方才決定先隱瞞掉真實資訊。
這也是顧全大局的做法,但顯然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眾,是無法接受和理解的。他們關注此案,津津樂道,現在警方既然已經破案,當然應該公告天下了!
為此,弗雷德倒沒把話說死,安撫一般地,讓民眾放心加安心,一方面可以關注後續的審判,一方面則可以放心——未來,一定不會再有這樣的惡性兇殺案了,以此來證明,警方的抓捕無誤。
所以,本世紀最大的連環殺人案就此偵破?兇手就此落網?在另一個世界,成為至今未解的懸案,在這個世界,因為弗雷德•埃博林這個神奇的關鍵人物的出現,而最終被破獲了?
周道安不禁回憶起了那部以“弗雷德•埃博林”為主角的電影,裡面雖然最終沒有真正抓到兇手,但兇手是誰,已經揭示出來了。而這個世界,結局更加完美?
周道安的臉色看不出任何波動,他只是若有所思地合上了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