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比的就是武(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家廣場外此時的山呼海嘯剛剛停歇,比起前幾天,臺下更多了些比武落敗鼻青臉腫的年輕人。
俗話說拳怕少壯,比起西邊擂臺武術名家的比武切磋,東面擂臺為了爭奪當趙家女婿,打的反而更慘烈些。
經過兩天多時間的角逐,年齡合適、武藝高強的的青年總共選出來四名。
第一位“搖頭獅子”馬景,長的絡腮鬍子、五大三粗,也是這次比武招親的始作俑者。眾人這才知道,他這個年輕的兵部參將,竟然是崑崙俠“紫面天王”董穿海的入門弟子。
此時其父是北陽城巡城司馬大人,此時正在臺下和董穿海並坐,給他壓場子。
第二位“鐵扇風流”李遇平,面色白淨,深目薄唇。無門無派,京城人士,原本是一個官宦子弟,自言從小師從京師武館習武,學得一手好功夫。
第三位已經打出“陳無敵”稱號的陳堂川,第一天頭一個上臺,連續擊敗六人,隨後兩天共擊敗二十三人。一身鐵布衫的功夫,有人稱他為“銅頭鐵臂”,只是此時並不在場上。
第四位“血刀無形”張方鼎,原本是南省三十六路鏢局,總鏢頭家的二公子。十幾年前李家遭遇敵方襲殺,一家兩百口,就剩在外的他一人倖免。後來偶遇高人,學得一手高明武藝,一夜手刃仇人三十三,立志中興家業。
臺上站著站著三人,一藍,一綠,一黑,俱都淵渟嶽立,手持不同武器。此時連擂臺下,都擺滿了斧鉞鉤叉各類長短兵器。
最後的決賽場合,由馬大人提議,除了拳腳,少年人也要比試器械,不過用的兵刃都要包裹起來。原本是看那個“陳無敵”拳腳兇狠,想要用馬景擅長的槍術剋制他,誰知此時那個陳堂川竟然不在。
馬大人轉頭問道:“怎麼還少一個?”
“那是內人的侄子,昨日因為有事在身,已經辭行了了。”
旁邊的趙二員外道:“那可是一打二了,還要再選一個嗎?”
看著這個想著外人的二弟,趙員外也是氣不打一處來,雖然此地武學昌盛,趙員外也是見慣了習武之人。但是這臺上三個人,看來看去沒有一個滿意的。
且不說那馬景,按此地結婚比較早的,年齡都能當如意爹了,外貌在三個人裡面也是最差的。那個李遇平看著就輕浮紈絝,將女兒嫁給他,也是不能放心。面相最好的張方鼎,可惜又身負血海深仇,雖說話本里面這樣的男主角不少,但總覺得以後會惹來麻煩。
趙員外不由得嘆了口氣,對馬大人和主持會場的“妙手書生”張華英說道:“先等一等,還有一人……”
正說著瞧見一身白衣翩翩、頭系紅色髮帶的陳慕之從大門裡走了出來,衣帶當風、面容俊朗,讓人眼前一亮。
陳慕之也見著趙員外,近前拱手見禮,不卑不亢、沉著冷靜,面色上也沒有任何情緒。
本來覺得趙夫人提議不靠譜的趙員外,此時心裡也泛出了,“說不定真的能行”的想法。走到張華英面前,然後和董穿海、馬大人,四個人小聲商議,四人不時指指陳慕之。臺下圍觀的人群,也議論紛紛。
張華英面露難色,馬大人搖頭不信,唯獨董穿海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到看了幾眼之後,面色凝重。
四人商議了一下,董穿海朝陳慕之虎步走來,相距一臂,董穿海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陳慕之略微眯著眼睛,仰頭看向他紫銅色的面龐,“陳慕之。”
見他在自己的氣場之下還能凜然不懼,董穿海眼光一閃,“小小年紀,還不回家去。”右掌伸出好似要拍陳慕之的肩膀,看似輕飄飄的的一掌其實快如閃電,眨眼間就封死了陳慕之的四角。
誰知陳慕之瞬間腳步輕移,肩膀微轉,就躲過了董穿海這一掌,而且腳步不停,朝擂臺走去,“多謝前輩關心。”
董穿海收回右手,旁邊的人只看到兩人交錯而過,還沒看清楚發生了什麼。
本來董穿海要過來試一試功夫,此時那少年都要到擂臺了,其他三人看他站立不動,走過來問道:“怎麼說?”
董穿海盯著自己面前的右手,緩緩握拳收起,轉頭看向少年後面飄動的髮帶。明明擂臺下人潮如堵,他卻能在人群中聳然穿行,喟然長嘆:“江湖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趕舊人啊!我這一掌用了二十年的功夫,他竟然輕鬆就閃過了,後生可畏!”
三人一聽竟然如此高的評價,都悚然而驚,唯獨趙員外的眼睛閃過一絲喜色。
見他沒有異議,張華英清了清嗓子宣佈道:“本次比武招親的擂臺賽,共選出四位武功一流的英雄豪傑,分別是馬景、李遇平、張方鼎和陳堂川。”
“四位少年英雄,武藝超群,各有所長。只可惜陳堂川由於另有要事,他的名額由其……其弟陳慕之代替。”往陳慕之處一指。
此言一出,不僅那些比過賽的議論紛紛,連圍觀的群眾都要炸鍋了,俱都勾頭張望,“啊?還能這樣?”“哪了哪了?我怎麼沒看到呢?”“這小豆丁會武嗎?這可不是過家家。”
站在擂臺上的李遇平,手中搖扇一揮,譏笑道:“小子,你知道這是比什麼的嗎?”
陳慕之已經走到那一排武器架面前,眼睛巡視了一圈,恍如未聞,從兵器架子上拿了一把長柄的金瓜銅錘,抬頭望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比的就是武!”隱暗的瞳孔中一片赤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