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可緩緩歸矣(第2/2頁)
章節報錯
梁思言急著帶陳慕之回到風梁宗,主要的原因就是那個觀命修士。畢竟到了十幾歲的年齡,有沒有身皆靈根,不用玉鏡玉板測定也一望可知。
一般來說修行的年齡越小越好,修煉起步越早,心性越是純粹。宗門的親族有靈根的,自從五歲起便進山門,由年長修士啟蒙開始修真之路。
從練氣一層到練氣十層,只能說是修真入門,壽命大限不過一百二十歲。普通凡人能出現靈根的那真是萬里挑一,不過修士的後代身具靈根的機率要大很多。
然後在練氣圓滿後,透過感悟築基機緣,或道心修為,或外力襄助,僥倖成為築基修士,壽命大限增加至二百四十歲。
修行早的修真天才,二十歲左右便可以突破築基這一階段。
但對於大多數的修真之人來說,因為不同原因,比如無法修煉到練氣圓滿、或錯失築基機緣、或修行太晚心力不足、或重傷傷及本源……大部分都卡在了練氣期的不同階段。
能成為築基修士的,百人之中不過單手之數。
築基之後,同樣是到達十層,體悟平生、逐本溯源,做出自身的丹論。於人生一百五十歲之前,以丹論真意為核,透過引動天劫,經受天雷戮體之苦,渡入大道真意,方能結丹,成就金丹修士。
但是成為金丹修士之路,才真是九死一生,無數骸骨鋪就而成,大道無緣、大道無情,多少修士折戟中途。
金丹修士,一方老祖,壽元五百年!
但是再往上修行,想要到達元嬰期,想要爭取那二千歲陽壽,便不是普通修士能奢望的了。所需要的高階靈山靈脈,全部控制在大型宗門手中。
元嬰、元嬰,到了元嬰修士,才能參透那一絲大道真意,奪天地之造化,參日月之玄機。千里之途,轉瞬即至;屈指一揮,山河變色;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世間所謂真仙人也。
再往上壽元萬年的化神修士……億萬年長生不老客,就不是一般人能窺探的了。
靈力修行本已經如此崎嶇坎坷,而一個修士,最為重要的便是“本命”資質。
“本命”是決定修煉速度的最關鍵因素,“本命”越多代表“靈根”越雜亂,能吸納靈氣的速度就會變慢。
“本命”與修真體質一道天生而來,對應著靈根,有可能五行之物,也可能是靈獸器物。
比如一名修士的“本命”是獸屬性的“金眼雕”,那他就是單靈根單本命的獸靈根體質,修煉速度比一般修士要快上不少。
可如果他的本命多了一物火屬性的“琉璃火”,那他就是雙本命,獸靈根加火靈根的雙靈根體質,修煉速度就會比單靈根慢一些。
再比如說他的本命是“琉璃火”和“太陽火”,兩個本命之物都是火屬性,那他就是雙本命單靈根,修煉速度介於兩者之間。
一般來說,各個宗門的內門弟子,都是單本命單靈根的修真天才。但是這種機緣可遇不可求,尋常雙靈根的已經是不錯的修真體質。
而最多的還是四靈根,對於這種資質修士來說,修煉速度實在太慢,哪怕陽壽耗盡,也極少有能踏過築基門檻。
絕大部分這樣的外門弟子,修為一生都是煉氣期,若是認命,執行些門派職務、娶妻生子、凡塵富貴,安享人間之樂也是不錯的選擇。
……
靈舟在百丈高空一路上向西飛行。梁思言一邊控制飛行,特意避過一些高山,一邊向陳慕之介紹修真界的種種,陳慕之想到什麼疑問的地方,也盡心向梁思言討教。
說話的空檔,陳慕之就是注視著靈舟下一閃而過的凡人城郭、鄉村田野,跨過了青山碧湖、穿過了密林沼澤,種種景色,不及細述。
遠處不時有如流星般遁光,皆是一閃而過,無法看清。
“那些都是御劍飛行的修士。飛劍是法器中最為強悍的存在,不論是御器攻擊,還是當飛行法器,其速度都遠遠超過同階法器,而且消耗的靈力又低。不過價格麼,也是同階法器的數倍,像那種遁速,都是大宗門的築基前輩。”
“梁姑娘也有飛劍嗎?”
梁思言莞爾一笑,“有啊!不過我的靈力可不濟飛這麼遠,長距離飛行只能用這靈舟上的法陣用靈石輔助。”
兩人一路閒聊,太陽日頭偏西之時,梁思言手指著下面一條綿延不絕的山脈說道:“快到了,從這裡開始就到了我們風梁宗的領地了。”
陳慕之注目望去,山不甚高,卻靈秀峻奇,一條大河宛如銀色的玉帶,帶著磅礴的氣勢,生生在山中鑿出一道山口,穿山而過,奔流一路向西去了。
“此山名叫風梁山,就以本門的名字命名。這河名叫白龍河,一路綿延萬里,傳說是天上白龍所化。最高峰處就是本門的大殿,不過從山腳起便被護山大陣籠罩,需要從山門處進入……”
“咻——啪”的一聲。
正當梁思言為陳慕之講解的當時,突然一道紅色焰火託著長長的的尾焰,在靈舟不遠的密林上空猛然炸開,在白晝天空裡極其醒目。
梁思言猛然色變道:“不好!這是本門修士遭遇敵襲的告警求援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