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趙高和趙光,從金三角附近的一處商鋪裡出來,開著車大搖大擺的離開。

這一次,楊一暖沒有跟上去,而是坐在車裡陷入了沉思。

不一會兒他的電話響了,原來是之前約好的房東,見他沒有出現,給他打來的詢問電話。

楊一暖趕忙回了電話,然後又驅車回到了理工南門附近。

這會兒房東已經在門口等著他了,楊一暖跟房東寒暄了一番然後進屋裡看了看。

這套商鋪,是一套臨街的二層小樓,後面還有一個院子。

院子裡還有一排倉庫,以及改建的民房,院子後面,既是象山,一座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小山。

山頂是象山公園,每到週末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遊客,來爬山游完。

爬完山之後,就會來到山腳下,找飯店吃飯。

再加上這家店以前,和理工大學只有一條馬路之隔,每天都會有無數師生,選擇來這裡就餐。

所以這裡的生意,之前一直都非常不錯。

直到最近兩年,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一方面是收到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

再有就是店鋪的老闆年紀大了,兒女也出國定居了,所以也沒心思做生意了,就把店鋪對外出租了。

以前是作為一個整體出租的,可因為店面太大,實在不好招租,就分成了三個鋪面分租。

楊一暖大致到商鋪裡看了一圈,上下兩層,總面積大概兩百平。

一樓可以隔出來一個三十平的操作間,還能有一個二十平左右的倉庫。

這樣就能有一百五十平的營業空間,而且緊挨著大學。

還可以僱傭一些學生工,這樣還能降低人力成本。

怎麼看都覺得挺划算,就是房租不太便宜。

一年要十五萬,人家房東還說,這還是看目前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才給這個價的。

如果是正常時節,他這店怎麼也得租上二十萬一年。

當然如果不想租的話,也可以把他的店買下來。

旁邊還有兩家隔出來的商鋪,一共能有六百平,加上後面的小院的話,總面積都超過一千平了。

之所以他們家能有這麼大的面積,那是因為這地方以前就是種地的農村。

後來巴州市區面積不斷擴大,才把他們兼併到城中來的。

而且大概二十多年前,理工主校區搬遷到此地,這裡的地價一下就炒起來了。

人家房東也說了,如果要買,那就一千五百個W,地下室人家白送。

說實話,這個價格,在巴州這樣的二線城市而言,也並不算貴。

這讓楊一暖不由有些後悔,之前為啥急著買那兩套房子。

如果買祖母綠那一千多W在手,這個院子自己就能拿下來了。

不過這念頭,也就在腦子裡轉轉,畢竟這年頭商鋪遠不像前幾年那麼火爆了。

尤其是受網路電商衝擊,實體生意越來越難做的大背景下。

要不然,這幾套商鋪也不會在這裡扔了一年多,都沒能租出去了。

楊一暖也沒急著答應房東,只是隨口問了一句。

“老闆,之前我來的時候,看有人也是剛看完房離開……”

“哦?你說小趙他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