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培育目標客戶群(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關鍵是這家店這麼大的面積,才要價二百萬,這價格可真是太划算了。
目前光是他們在兩個大學門口的分店的淨利潤,就可以買下這家店鋪。
而之所以這家店這麼便宜,那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為商業地產,這些年來價格都不怎麼高。
哪怕是在京師,櫻城這些一線大城市,商業地產的價格,最好地段的也不過才二三萬一平米而已。
遠遠要比居民住宅的價格低得多,在巴州這房價本就不算高的二線城市,那就更是如此。
其次就是這裡的商業街已經二十年沒什麼進展了,這條街二百多米長。
道路兩邊上百家店鋪,現在還開著的,已經不足三十家了。
剩下的全都是關門歇業,想租都租不出去的樣子。
再加上近些年來網際網路經濟,對實體店鋪的衝擊,這店還怎麼可能買得上高價?
根據斯蒂芬手機的資料,這家店已經掛牌買了七八年了,價格一年比一年低。
可也一直沒人願意接手,甚至連附近的房產中介都不願意幫他掛牌來賣了。
因為真的賣不掉……
搞得現在的房東,不得不自己在店鋪的門窗上貼的自己電話來出售。
而斯蒂芬也正是透過這個電話聯絡上的他們。
而這次市府對整個片區的改造,一直很低調,沒有對外大肆宣揚。
因為市裡面最近還打算在這條街附近,進行一箇舊街區改造。
目前正在土地徵收的過程中,如果這個時間,這訊息要是傳出去。
那徵地肯定就不會那麼順利了,因為涉及到一些商業集團的利益,所以關於汽車站,和火車站挖地下通道的事情,訊息一直控制的非常死。
這也就給了楊一暖這次撿漏的機會……
他當場就拍板決定把這個鋪子買下來,因為按照斯蒂芬的預計。
這個店一旦開起來,那麼隨著今後汽車站落成,並且過街地道完工。
那麼鐵門街必然會被盤活,這裡的人流肯定還會旺起來。
聊完了濱城的選址,楊一暖又問起了國內的情況。
“嗯,國內其他大城市的選址工作,我也基本幫你完成了。”
“我看那些成熟的商圈你就不用想了,一方面是房租太貴,二來流量好的店鋪,現在也很少有轉租的。”
“而且就算你可以克服前面兩個缺點,還面臨著商圈裡其他同質化店鋪的排他協議!”
“所以,與其去和那些老牌大店競爭,我們不如開闢新的戰場!”
對於斯蒂芬的這個想法,楊一暖是非常同意的。
確實像櫻城,和京師,還有港城,舞陽市這些一線城市。
很多核心商圈,現在的格局已經是固定了。
不誇張的說,好的地腳,基本都被那些國際大牌給瓜分了。
你一個後來者,很難再去那地方開店了。
而且就算有店鋪轉讓,店租也可定特別貴,忙裡忙外,最後一算都是在幫房東打工。
那還真就不如,卻開發一些新的商圈了。
“比如京師的大學城…”
斯蒂芬給楊一暖推薦了一個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