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資本的力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次回來之後,這幾天他一直泡在漢堡店裡,對斯蒂芬他們的工作進度還真沒怎麼關注。
結果這次一來,可是讓他吃驚不小。
原本也就五六個人的工作室,現在已經拓展成了三十多人的隊伍。
現在工作室,已經從原來的小單間,搬到了附近的數碼大廈裡面。
雖然人不多,可斯蒂芬卻租下了整整一層樓面。
而這次他們招的這三十多個人裡面,可不僅僅都是搞人工智慧開發的。
大部分人都是做腦機介面方面的人,當然很多人其實都是普通的大學畢業生。
畢竟國內現在還沒有多少大學開放這種腦機介面的課程的。
只有少數幾所頂級的高等院校,而且還是在碩士階段,才開放這種課程的。
而在基礎大學階段,還很少有這樣的課程。
所以這次斯蒂芬,是從這屆理工大學軟體程式設計專業領域,挑選了一些優秀畢業生進了工作室。
然後把這些學生待在自己身邊來培養的。
而這會兒,這些學生,其實也就相當於學徒而已。
現在這個工作室已經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部分人是跟著潘德闖,專門利用斯蒂芬編寫的智慧軟體,在搞NFT創作。
之前他們的工作室,因為斯蒂芬一系列的腦洞創作,已經在NFT領域打響了名氣。
很多潮牌和大牌奢侈品,最近都聯絡了他們,想要搞聯名創作,發行一些NFT數字藏品。
而他們也是來者不拒,反正真玩意就是收智商稅的東西。
現在也是公司資金的主要來源,所以潘德闖帶著一個十人的小隊,乾的是不亦樂乎。
現在每天他們的作品,在海外的平臺上,都能成交十幾件。
一天下來的收入算下來,就是幾十萬到上百萬刀樂不等!
沒錯,只要你在NFT領域樹立起了‘數字創作藝術家’的口碑,那你的作品就值錢了。
趁著這會兒NFT熱度高的時候,他們當然要狠狠的賺一筆。
而與此同時,斯蒂芬則是用這些賺來的錢,採購了大量的裝置。
並且根據自己的想法,對這些裝置,又進行了重新的升級。
比如硬體方面,就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改造,軟體方面更是如此。
甚至他們採購了一些精密實驗儀器,他還對電控程式,進行了重新的升級改造。
然後在利用這些裝置,把上次他和楊一暖說起的那款電子耳機給生產了出來。
這會兒,楊一暖就正坐在斯蒂芬的辦公室裡,看著這件成品。
東西很小巧,一個藍芽耳機似得掛載件,掛載耳朵上。
然後是一個頭皮貼片,在耳朵上面附近,可以把頭髮刮乾淨,然後把這個貼片貼在頭皮上。
貼片上面有很多小凸點,凸點裡會延伸出一些絲線一般細小的毛細纖維,就是斯蒂芬開發的最新腦電波感測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