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海巖村的變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二叔看到楊一暖突然進來,有些意外,但也很是高興。
“那行,包總咱們就討論到這吧!有什麼其他不懂的,明天你再來找我!”
“好勒,楊總,那就這麼地,我先走啦!”
包建斌說著就帶著滿臉興奮之色離開了楊家的老宅。
這要是別人拉著他談工程,談到半夜,他早就惱了。
可是和楊二談到半夜,他就一點不生氣,甚至還有點高興。
因為他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就比如他第一次知道,原來牛還可以在樓房裡養的。
原來牛牛每天吃飯喝水,都是有規律的,而且那些原來他不懂的奇形怪狀的樓裡面的設施,都是有各自的使用目的的。
最關鍵是這樣的大樓蓋成了,將會大大降低養牛的成本。
比起他們以前散養的模式,這種養殖的模式,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投入。
也不需要太多的看守人選,只需要監控裝置一套,以及幾條趕牛,警戒的牧羊犬。
在配上少數一些工人,就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了。
也就是說像那些畜牧業發達國家那樣,十個人就管理飼養三千頭牛,絕對不是天方夜譚。
想想看,十個人就能養三千頭牛,那這利潤得有多少?
因為這人工就要比別家養牛場降低了十倍!
而且這養牛場看似前期的投入成本會高一些,可這些牛舍可是能用五十年了。
如果均攤下來的話,那養殖成本又大大降低了許多。
最關鍵是可以省下很大一筆場地的費用,否則你如果採用原始的散養模式的話。
光是去租土地,就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外加大把的費用。
折算下來,還真就沒有人家這種大樓裡養牛的模式成本更低呢!
所以這包建斌很興奮,他感覺自己學到了東西。
以後如果哪天,自己不幹工程了,就自己回來也蓋一幢這樣的大樓搞養殖……
“哈哈,二叔,你這把養殖場的秘密都告訴他了,就不怕他回去山寨抄襲呀?”
楊一暖看著包建民滿臉帶笑的離開了老宅,就忍不住問二叔道。
而二叔這會兒則是抬頭看了對面的王世強一眼,然後笑著對他說道。
“怕什麼?你以為咱們養牛的秘密,就靠這些裝置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咱們養牛的奧秘,其實真正是安裝在大樓各個部位的各種資料採集裝置,以及咱們自己的養殖系統。”
“有這些資料採集裝置,咱們就能實時監控每頭牛的生理狀況。”
“什麼時候渴了,什麼時候餓了,咱們都能採集到,然後進行精準的投食飼養。”
“並且能夠實時監控每頭牛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有問題,就立刻把患病,或者有潛在風險的牛牛隔離觀察。”
“這樣才能養出最健康的牛……也就是說,哪怕他知道了咱們大樓裡這些裝置的用處。”
“可是沒有那套系統,那也是沒用!”
楊一暖聽了對二叔豎起了大拇指。
“我看咱們這養牛場建設的挺快,還有多長時間能用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