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素質超強,靈活卻不笨拙。

驍勇,但又頭腦靈活,這夥‘綠皮人’可是重新整理了楊一暖對這個世界土著戰士的最新印象。

也就一刻鐘的功夫,對面至少有三個百人隊的戰陣,被這貨傢伙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戰法給打崩了。

不過還好,雖然他們的百人戰陣是崩了,但戰士們並沒有因為百人陣被破壞而崩掉。

反而是因為大戰陣崩壞之後,又迅速結成了更加靈活的三人陣,或者是十幾個人為一組,結成了鴛鴦陣,繼續和這些綠皮人戰鬥。

這會兒,平日裡的訓練效果就體現出來了。

這要是一般的古代軍隊,遇到這樣的情況。

如果大陣被敵人衝散,那肯定就兩種情況。

一種是稍微好點的,士兵們比較勇敢的,會繼續戰鬥,不過也就是各自為戰,說白了就是亂戰。

被敵人剿滅是遲早的事情。

另外一種就是差一些的,乾脆就一鬨而散,直接大潰敗了。

而他們的千山軍,這會兒卻體現出了頑強的鬥志,雖然這一夥全都是新兵。

在接敵的最開始,他們顯得是手忙腳亂。

而且還連遭重創,死傷了不少的戰友,大陣又被衝破。

一般軍隊碰到這樣的情況,早就亂了。

除非有那種有威望的將軍在現場,還能收攏人心,讓士兵們不要四散逃竄。

否則的話,大潰敗就是必然的下場。

而這會兒的千山軍,卻體現出了接近現代化軍隊的戰術素質。

雖然大陣被破,但很多小兵,卻在小旗官,或者是夥長的指揮下,結成各種各樣的小陣,繼續和那些綠皮人展開廝殺。

而且經過了最初的慌亂,見過血之後,這些新兵迅速就成熟了起來。

以前軍官們對他們日常訓練時告知的各種戰鬥機巧,也突然就都回到了腦子裡,能夠熟練的使用出來了。

原本瀕臨崩潰的陣腳,居然就這樣奇蹟般的穩住了,這也是讓對岸的楊一暖看的是老懷大慰。

不過很快,他的心,就又懸了起來。

因為這幫綠皮人,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實在是太過強悍了。

雖然那些新兵們結成了各種小陣,可是這些綠皮人也是三三兩兩結成各樣的想小陣來和他們對抗。

而且這幫傢伙的戰法明顯更加靈活,比如他們的三人陣。

往往是兩個人在前面掩護,而後面的人,卻時不時的超陣前的敵人放冷箭,或者投擲短斧。

這就比他們的新兵使用的三人陣靈活的多,他們的新兵三人陣,大多裝備的是長矛,雁翎刀。

很多人並沒有這樣投擲型的武器,因為在楊一暖看來,在編織隊伍的時候,就沒考慮過這些。

他想的是,這種遠端打擊,最好要把武器和人集中到一起來使用。

這就好比現代化戰爭中的炮群,百炮奇發,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炮群的殺傷力。

所以他們計程車兵,就沒有裝備短斧,或者是手弩這樣的中近距離投擲型的武器。

結果再這樣的短兵相接中,他們計程車兵就吃了大虧。

雖然士兵們都裝備了扎甲,可這些綠皮人的戰鬥經驗明顯更加豐富。

他們投擲的短斧,還有用手弩發射的短箭,精度都非常高。

攻擊的部位,也大多是千山軍的脖頸,面門等防護相對薄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