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 針尖對麥芒(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說E公司,這家公司再網際網路圈,那也是一朵不折不扣的奇葩。
這家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小型的遊戲公司,不過他們在自己的虛擬引擎這一塊,有著自己的獨門技術。
最初他們做出來的遊戲,也是放在蒸汽平臺上,供人下載的。
可是後來,因為不滿蒸汽平臺的抽成制度,他們乾脆就自己跳出來單幹。
自己成立了一個遊戲平臺,然後還利用自己在虛擬引擎上的技術,專門開發了一款名叫堡壘的遊戲。
而當時黑鵝正是在全球大肆擴張的時候。
當時因為看好這家企業的虛擬引擎技術,就直接給這家企業投資了三個多億。
一舉拿下了這家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而這家公司後來也靠著他們的新遊戲堡壘,一戰成名。
成了可以和蒸汽平臺比肩的遊戲巨頭。
只不過和蒸汽平臺不同的是,他們不光自己有遊戲下載平臺,他們還有自己的遊戲。
而且在遊戲圈裡也呈現出蒸蒸日上的勢頭。
在之後,他們還展開了一系列的多元化經營,靠著他們的虛擬引擎。
他們搞了很多出圈的經營,比如和說唱巨星一起搞線上演唱會。
又或者參與一些寶萊塢的科幻電影製作,利用自己的虛擬引擎,幫電影渲染畫面等等。
反正這一系列的折騰,可是讓他們沒少在賺錢,和獲得流量,關注。
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從前兩年元宇宙概念興起之後,這家公司,反而是消停了下來。
他們因為為傲的虛幻引擎,也漸漸低調了下來。
當時很多人還不太明白,可知道大家看到這家公司背後的第一大股東是黑鵝之後。
總算有人明白了一些事兒。
應該是黑鵝給他們提出了一些要求條件……
畢竟黑鵝自身就是一家遊戲巨頭,他們自己都沒開發出什麼像樣的元宇宙遊戲呢。
他們怎麼可能把這麼厲害的引擎工具開發給其他遊戲公司用?
那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有這麼厲害的工具,那黑鵝公司為啥不自己搞開發?
這就又會涉及到一些問題。
首先黑鵝公司只是E公司的股東,並不是這家公司的絕對老闆。
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兩家商量著來的。
其次就是,黑鵝公司再開發元宇宙遊戲這一塊,他沒有緊迫性。
而E公司也同樣如此。
現在黑鵝公司旗下賺錢的遊戲有很多,比如吃雞,還有魔獸聯盟。
而E公司的堡壘,也一樣火的一塌糊塗,每年都能給他們賺幾十個億刀樂。
這樣一來,兩家公司就都沒有動力,去開發什麼元宇宙遊戲。
畢竟現在錢賺的好好的,再去開發一款全新的元宇宙遊戲,這投入就要幾十個億。
而且誰也不知道,你開發出來之後,消費者會不會埋單。
如果消費者不認可,那你這錢不是白花了?
所以對於他們這樣的大公司而言,最穩妥的做法。
那就是掌握技術,拿好了錢,然後先苟著。
就看別人發展,看看別人能不能率先做出一款成功的元宇宙遊戲來。
如果有人能做出來,那咱們就去和他談投資。
或者資金入股,或者技術入股,或者我透過渠道入股,這些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