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千山城之前就發生過幾次這樣的案例。

而千山銀行,都把那些死掉的大儲戶的錢,一個子不差的奉還到了他們遺屬的手裡。

就這麼一來二去,這千山銀行的信譽就建立起來了。

而且這家銀行發行銀元,和支票本,現在可是整個北境的硬通貨。

比草原上那些亂七八糟的部落貨幣,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以前在草原上做生意的人最頭疼的就是該如何同這些草原部落交易。

也曾經才用過最原始的以貨易貨的形式,可後來他們發現這樣的風險實在太高了。

一方面是在回程的時候,容易遭遇搶劫,二來就是如果換了牛羊,那麼在運輸返回的過程中,還容易遭遇牛羊生病死掉等一系列問題。

而草原人又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貨幣,所以這裡的貿易量雖然有,但卻一直上不去。

而現在甚至西邊的很多強人部落,也喜歡使用千山銀行發行的銅板和銀幣。

甚至燕雲十六城,現在也開始流行使用他們的銅板和銀幣了。

沒辦法,因為他們的銅板和銀幣,成色高,做工精美,難以仿製。

辨識度高,攜帶方便,這都是人們喜歡他們貨幣的理由。

而到後來,幾乎所有來千山城展開商貿的各地老闆,都在這家銀行開設了賬戶。

這樣一來,千山銀行的名氣,在草原上也是越發的響亮。

而把自己的財產,存放到這樣一家銀行,大家又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而隨著那些捕獵隊的大佬,還有外面幹了一輩子偏門生意的人,陸續湧入到千山城裡之後。

千山城的名氣也就越發響亮,越來越多的底層百姓,也開始瘋狂湧入。

因為千山城的基建攤子鋪的太大了,西邊的工業區,現在發展的也非常迅猛。

所以對工人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

有了工作崗位,就有了機會,大量的人口開始湧入到城裡。

而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也更加加快的千山城的建設。

所以這次楊一暖來的時候,整個千山城和他上次離開的時候,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上次他離開的時候,這裡就是一個大工地。

可是現在,一座新城已經是初具規模了。

在新城的北側是市政廳,和一眾的市政機構,這會兒都已經修建完畢了。

楊遠慶已經在哪裡開始辦公了,而西側的居民區,現在也建起了一片又一片的街坊。

整座城市,就好像當年藍星古代的長安城一樣,方方正正,一個街坊又一個街坊的不斷再向四面八方擴張。

而且城裡的新市民們,可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培訓的。

生活習慣比起以前,更是好了不是一星半點。

走路右側通行,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大小便,這些都已經成了鐫刻進他們骨子裡的記憶。

整座城市,已經有了一些現代城市的影子,不過離成型,可還遠著呢。

而楊一暖最關心的莫過於,城市西邊,在他古堡腳下的這片千山工業區。

這個區,才是這座城的靈魂。

因為這裡出產的,剛好是這片大陸上其他地區根本無法出產的東西……

也是他楊一暖能夠雄霸一方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