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建築,都以二層和三層小樓居多。

因為城區規模不大,為了節省土地,這建築自然要往高了修。

以本世界目前的材料,加上楊一暖提供的技術,修建一些二層和三成的小樓不成問題。

反正這裡高大的木材有的是,管夠了用。

而這些建築,都是圍繞著市中心的廣場展開的。

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楊一暖和楊遠慶在商討過後,在這裡特意留了一塊白。

留出了一大片的綠地公園,裡面還有一個湖泊。

今後這裡,將會成為千山百姓,到了節假日休閒散心的地方。

然後沿著公園四周,他們展開了建設施工。

東側是市政廳,警察局,稅務局,規劃局等一系列城市的運營部門。

楊遠慶平時就在這裡辦公。

城北,則是楊遠慶特意讓人修建的一座教堂!!!

在科學沒有普及,大多數人還沒有開化的時代,宗教是一種非常有效能夠統治和馴化人類的手段。

而在這裡,他們推廣的自然是楊一暖老家出產的道教。

只不過這個道教是經過改良的,這種宗教的奧義,也鼓勵人們不斷的修煉,提升自我。

不斷的最求,人類和自然共處只道。

同時鼓勵人們積極去野外拓展探險,鼓勵那種探索的精神。

完全沒有那種,鼓勵人們接受命運輪迴的思維。

反正是楊一暖結合了藍星本土宗教,再加上楊一暖一起商討。

最後總結出來的一種,勸人向善的宗教。

而第一人驕縱,那自然就是他老人家了。

然後在就是公園的南邊,那邊就是他們在城裡修建的醫院,和學校了。

醫院在這年頭,絕對是個新鮮事物,不過卻非常受本地老百姓的歡迎。

在這裡,他們集中了一些本地的巫醫,送到了格魯曼的身邊。

希望他能在野外探險至於,對這些本地巫醫進行一些基礎的醫學培訓。

格魯曼本身很不耐煩做這種事,但看在楊一暖的面子上,還是給這些人做了簡單的培訓。

而這些人掌握了一些粗淺的醫學知識後,就匆匆上崗了。

雖然技術,都是二把刀,但卻非常受本地人的歡迎。

畢竟誰還沒個頭疼腦熱發燒的時候啊?

有了這家醫院,可是讓這些本地土著有了非常大的心裡安慰。

而楊一暖也希望這些土著,能夠結合他們自身的經驗,以及對本地特產草藥的瞭解。

能夠總結摸索出一條,新的醫學之路。

說不定這幫傢伙裡什麼時候會出個天才,給他帶來個驚喜呢?

醫院的旁邊,就是學校了。

一所六年制的小學,但對這個世界來說,已經足夠了。

能夠教授本地的孩子讀書識字,以及一些粗淺的數學,幾何,和簡單的物理方面的知識。

至於系統化的教育,楊一暖還沒想到,他不知道這裡的人能不能接受。

目前能在學校裡讀書的,都是城裡達官顯貴的孩子。

普通人家的孩子,在他看來,幾十年之內,是無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