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兩邊這會兒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無數勞工這會兒在這裡乾的熱火朝天。

自從那天考察了這裡的地理環境之後,楊一暖就知道,這裡的地理環境雖然好。

可想要在這裡建一個攔腰截斷的水電站,那以這個時代的工程款力量,幾乎是不可能的。

五百米的高度落差,真的非常適合修建一個大型的水電站。

可問題是,這得是擁有現代施工技術的藍星才行。

而在這個星球,想要修建一座現代化的水電站,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那天之後楊一暖也考察了這個堰塞湖上下游的水裡情況。

在上游,是一片平均海拔三四千米的鐵山山脈。

因為本身就地處北境,氣候相對寒冷,而且冬天降雪頻繁,所以那些山頭上是常年積雪。

不過在山體的中上部位,卻還有一部分地熱資源。

所以就導致了山頭上一邊下雪,可山上的雪又存不住。

基本只有山頭的部位有雪,再往下很快雪就會融化。

然後沿著山谷,順勢而下,而根據地形走勢。

幾條山間裡的河流,就匯聚到這個平臺上,形成了這個堰塞湖。

而因為匯聚的河流眾多,所以水勢也比較湍急。

想要在上游截流,建大壩,那是根本不可能。

可上游不截斷,再想在戶口這裡攔腰建大壩,也一樣不可能。

除非有大量現代的工程機械才行。

既然傳統的建水壩搞發電的辦法行不通,那楊一暖帶來的那些小型渦輪發電機就剛好可以發揮作用了。

他和格蘭德,選了幾處地勢落差比較大的河流,在河流的邊上沿地勢設計了幾道溝槽。

最後在溝槽的轉角處,佈置這種小型渦輪發電機。

這種技術,也是最近幾年,在藍星上才剛剛開發出來的。

非常適合,一些小型城市供電使用。

不用大動土木,只需要很少的工作量就可以完成。

當然即便是很少的工作量,那也是針對現代世界而言。

如果是在法爾肯星上的話,那最起碼也需要幾個數百人的施工隊伍同時施工。

當然那是以前,這次楊一暖過來,可是帶了挖機的。

畢竟每個男孩子小時候都有藍翔夢,楊一暖小時候對這種大型工程機械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可惜後來,沒機會讀藍翔。

不過他大學時有個同學,當時家裡就有幾臺這樣的工程機械。

放假的時候,他去那同學家玩的時候,也鼓搗過一段時間。

雖然不是很會擺弄,但最起碼能開起來。

這挖機一亮相,就把現場的一眾土人給驚呆了。

這世界上,還能有這樣的巨無霸?

楊一暖雖然不是很會擺弄,可這玩意對精通工程機械的格蘭德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個大玩具。

人家連裝甲車都能玩得轉,更何況你這麼一個小小的挖土機?

開著挖機,在小河邊,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把劃線的溝槽給挖了出來。

這效率,看的在場的一大幫土人俘虜們是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