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所周知,其實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和冶金髮展史。

甚至很多歷史學家,會把人類的發展,劃分成原始時代。

然後是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然後是鐵器時代,在之後就是鋼鐵時代了。

可以說鐵器,是人類發展歷史中,最關鍵的一種材料和工具。

正是這種材料的一次次革新,才帶來了一次次的技術改進。

一次次的技術改進,最後終於給人來帶來的工業革命。

把人類從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一舉代入到了工業文明,之後再度升級進入到工業化時代。

而目前的法爾肯星人,還處於一種青銅和鐵器交織的時代。

也就是說青銅器在很多地區還依舊被廣泛使用,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鐵器也還沒有廣泛普及開來呢!

至於鋼材,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還沒影呢!

而鋼材的冶煉,除了在鍊鐵的時候,給鐵水施加一個脫磷脫碳的過程。

同時練出來的材料,還要經過不斷的鍛打,讓內部的分子排列更加均勻,最後得到想要的鋼製品。

只不過在法爾肯星上,想要得到相應的鋼材,你需要鐵匠不斷的鍛打鋼坯才行。

可這種製作的方法,效率極其低下,而且成品率也很低。

這也是這次他買了一臺鍛壓機的目的,雖然鍛壓裝置的噸位並不大,只有五十噸的壓力。

但是對那個時代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唯一頭疼的就是供電該怎麼解決,畢竟在法爾肯星上可沒有什麼合適的供電裝置。

建個火電廠,顯然不太合適。

之前他和格蘭德也討論過這個問題。

而格蘭德給出的建議,就是把千山城裡邊的那個千山瀑布給利用好。

說起這個瀑布,其實就位於他那座,在千山城後面,鐵山東麓半山腰行宮附近的一處大瀑布。

這瀑布是那邊高山上積雪融化下來,在比他的行宮還高一百多米的地方,形成的一個堰塞湖。

從靠山東邊的地方形成了一個缺口,然後湖水從大概五百米高的山頂湖上衝擊下來形成的。

在山腳下還形成了一個衝擊湖泊,然後向遠處延伸出一條環山河流。

這條河最近才被他命名為碧流河,這條河灌溉著牧場裡數百平方的草場。

草場裡大多數的小湖,都是靠這條河形成的。

原本這個瀑布,和下面的衝幾湖,是被高家人圈起來的,這裡是被他們做成了一處私家領地。

而這次格蘭德則是和他商量,想讓他把這個地方開放出來。

做成一個工業區,因為他考察了這個瀑布之後,發現這裡的水能資源非常豐富。

在這個能源匱乏的時代,這條瀑布,就可以很好利用起來,做成一個水力發電廠。

而在下游,就可以做一個鍊鋼廠,同時還可以做水車。

有了水車,就可以做磨米機,磨面機,和很多工坊了。

格蘭德的建議,讓楊一暖聽了之後很是心動。

確實如果把這個瀑布合理的利用起來,那他們千山城的手工業,就能得到一個幾大的飛躍式發展了。

別的不說,就說這牧場每年出產的各種皮革,就可以更好的利用起來了。

比如各種皮袍子,皮鞋,皮靴等等,還有馬鞍,馬鐙等馬具。

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