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大糧倉(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把的土地都去種糧食了,這樣一來就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種植苜蓿。
而炎龍每年都要從海外大批次的進口供牲畜過冬的青儲飼料的。
而這裡面主要以苜蓿為主。
因為營養價值的不同,這種進口苜蓿的價格,也是在15003600元紅幣,每噸不等。
楊一暖大概估算過,如果等到今年秋收。
光是這七星寨一帶耕種的苜蓿,就能採集到數萬噸的苜蓿草。
這些草料他最少也能帶回去兩萬噸,這就能幫二叔的養殖場剩下大幾千萬的飼料錢哪!
如果在和本地的飼料混一混,在銷售出去。
嘿嘿,到時候不需要賣牛羊,光是賣青儲飼料,都能賺個幾千萬。
這可又是一條新財路哇!
正因如此,他對著七星寨附近的土地開發,才看重的緊。
與此同時,他也在研究著這附近的土地開發情況。
琢磨著下次,看看是不是在帶一些其他的高經濟附加值的農作物種子過來。
比如棉花……
原本他還打算代謝現代化的農具過來的,可是當他看到,本地土著,都已經大量使用馬耕了。
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這一點就不得不說,這北境一帶實在是天賦異稟了。
守著翰噠草原,這裡的人們就有用不盡的牛羊。
甚至現在已經奢侈到了,耕地都不用牛,而是用馬的地步。
其實馬耕在藍星上也不算什麼新鮮事兒,只不過炎龍國古代的時候用牛作為輔助勞動工具更多一些。
這是因為炎龍自古就缺馬。
可是在羅巴州的古時候,很多國家的農民都是用馬來幫助耕田的。
因為人家根本就不缺馬,而且馬耕的效率比牛更快。
有羅巴州的農業人員就做過統計,用牛耕地一天,可以更0.4公頃,而使用馬則可以耕0.50.6公頃。
所以馬耕的效率無疑更高一些,尤其是隨著現代化的農耕器械改進之後。
馬耕效率不但更高,而且用馬還可以做更多的事。
比如羅巴州的農民,後來出了用馬耕地之外,還發明瞭馬拉動的聯合收割機……
而楊一暖在看到本地的農民,也開始使用馬耕之後。
就斷了從藍星帶農用機械過來的想法,畢竟汽柴油的燃料,和農用機械的保養維護也是一個大問題。
反正這個世界有的是馬,那還不如就大量用馬來幫助農民們耕地種田好了!
到時候,還可以根據本地挽馬的體型,設計出符合本地特點的農機農具。
這樣一來,要不了多久,這七星寨就會迎來一個農業大發展的時代。
有了馬車,農民們就可以每天跑的更遠去勞作,更加方便對田間地頭的管理。
有了馬拉的農具,就更是能夠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
以後等到配套的農機生產出來,那麼耕地犁地,到播種,插秧,在到後面的收割。
甚至都可以靠馬拉農具來完成,這樣就能大大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
七星寨成為千山城大糧倉的日子,更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