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2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這光線因為多次漫反射之後,篩出了一部分紫外線,所以光線就變得特別柔和,看起來不那麼刺眼。
今天外面有些陰天,按說光照條件不是很好。
可這牛牛們休息的棚區裡面,卻依舊很亮,這就是這陽光采集器的牛掰之處啊!
它不但能夠反射陽光,甚至還會因為裡面加裝的複雜透射系統,能把光照的亮度給你放大。
這就厲害了……
這一層足足一千多平的場地裡,現在一盞燈都沒有。
全靠這套陽光采集系統來照明,而這一層牛棚裡,全都是光亮入白晝。
全場光亮,一點感覺不到黑暗和壓抑,全程無死角。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
自己之前只知道王世強設計的這套現代化養殖大樓厲害,可真沒想到會厲害到如此地步啊!
難怪其他那些老闆們,都願意為這套系統買單呢。
因為大家都不傻啊!
對這些開工廠的人而言,隨著這種投入前期看起來略貴,可是從長遠角度來說。
這玩意不敢說讓你受益終身,可卻能讓你用幾十年呢。
兩年回本,剩下的可就都是白票……
會算賬的老闆,自然知道該怎麼選?
跟著二叔在養殖大樓裡轉了一圈,然後倆人又直奔遠處的沼氣發酵池。
這玩意位於養殖大樓的廠區之外,因為這東西有一定的危險係數。
所以當初選址的時候,就特意把這玩意放到了養殖場,和飼料廠中間的一處窪地。
這裡原本是個小水坑,可是現在水已經被抽乾了。
而且還在下面挖了好幾個深深的大坑,從養牛場裡清出來的各種動物排洩物,就會被沖刷到這裡。
而另外一邊,還有一個人工投放口。
在這裡,會有一些山上火雞場收集來的禽類糞便,也會定期投放到這裡。
但凡在農村種過地的都知道,這些動物的糞便,雖然是可以做生物肥。
可你不能把這些東西,直接施到土裡。
因為這些動物的排洩物裡會帶有大量的細菌,甚至病蟲害。
如果直接埋到土裡,不但不會增加土地的肥力,甚至可能會給土地帶來嚴重的病蟲害問題。
所以在這些東西變成生物肥之前,就必須要有一個發酵的過程。
原本在農村都會有一個很大的堆肥場,每年一開春,那就是‘香氣’撲鼻。
不過那種露天堆放的方式,效率很低,而且效果也並不太好。
而現在他們是把這些肥料,直接投放到他們特製的地窖裡。
投入之後,會投入王世強專門搞來的芽孢細菌,和黴菌,然後這些生物肥料就會快速發酵。
一般露天堆放的普通農家肥發酵的時間,基本都需要4560天,才能完成發酵。
而這種堆肥發酵,受天氣變化影響又比較大。
尤其是這種堆肥一般都會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時候開始,可這個時間往往我國境內的溫度變化就比較大。
有時候經常會有倒春寒的天氣,突然的氣溫驟降,或者連降大雨,都會影響堆肥發酵的效率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