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暖對當下商場的經營模式不是很瞭解。

據他此前對很多商場經營模式的瞭解,好像很多商場的店鋪都是隻租不賣的。

斯蒂芬聽了他的疑問,則是嗤笑了一聲:“現在可不是早些年一鋪養三代的時候啦!”

“你以為這些商場自持商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和運營嗎?”

“還不是因為最近幾年,炎龍各種電商平臺的崛起,導致他們手裡的商鋪賣不掉。”

“所以他們才只能自持運營的嗎?如果這時候有人願意購買他們的商鋪,他們肯定是樂不得了啦!”

聽了斯蒂芬這麼一說,楊一暖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以前他還以為這些大商場的商鋪都是隻租不賣的呢!

原來並不是他們不想買,而是根本賣不掉哇!

“而且,我查了一下黃龍廣場內部的資料,他們目前正在和金拱門,還有飽飽王等幾家洋快餐在談入住。”

“不過那兩家的條件比較苛刻,所以談判正在僵持當中。”

“如果這時候你找上去,說自己要開漢堡店,這也會給他們談判的時候增加一些籌碼!”

“他們不會難為你的…”

斯蒂芬搞出來那套選址系統,可絕不僅僅是能檢視一個地區人流量那麼簡單。

因為有AI的加持,這套系統甚至還帶有一定的‘資訊抓取’的功能。

比如黃龍廣場目前招商的一些內部檔案,甚至會議談判的記錄和錄影,都能給你搞來。

所以斯蒂芬才會這麼胸有成竹的安排楊一暖去買店鋪。

“那我們買哪裡的位置好呢?”

楊一暖又問斯蒂芬到。

“就選A區第13號店鋪。”

斯蒂芬回答的斬釘截鐵,楊一暖聽了則是滿頭的霧水。

此前他根本沒怎麼關注過黃龍廣場的建設,所以對這 商場的佈局,也並不很瞭解。

這時斯蒂芬則在電腦上調出了一份廣場俯瞰的地形圖,並且很快就找到了A13商鋪的位置。

楊一暖就算在不懂,這一眼看過去,也知道這商鋪的位置好哇!

這間商鋪,剛好就位於廣場A區東南角的轉角處,南邊一條馬路之隔,就是巴州CBD商務區。

正對的就是安盛大廈,卡德廣場,等等一系列最頂尖的酒店寫字樓。

那邊有大大小小的銀行七八家,還有各種貿易公司,跨國企業。

是巴州真正的高消費聚居區。

而這個商鋪的東面,就是廣場緊鄰的步行街。

每天到了中午和晚上,從中央商務區裡出來放風和休息的白領,就會把這條街填滿……

“……這個商鋪,單層二百五十八平,上下三層,地上兩層,地下一層……”

“總面積有七百多平,最關鍵是地下這一層,還緊挨著黃龍廣場正在規劃當中的一個超市。”

“目前他們正在和國內幾家大型超市談入住,其中和潤萬家的交流就最深。”

“而這間店鋪地下一層的入口,就剛好在超市出口的地方……”

“而且地鐵一號線中心站的A出口,也恰好就在黃龍廣場的地下一層。”

“那些上班族,從這一站下來,想要去CBD上班,就必須從這裡經過……”

“這樣一來這家店鋪面積夠大,三面都可以引流,用來做我們的旗艦店,那簡直在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