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是一座老城,歲月在上面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城牆的方磚裡掙扎著青草,城牆根的石頭下蚯蚓在亂走,厚厚的青苔時不時從城牆上掉下來,留下薄薄一層生根發芽的泥土和尚未落盡的苔。錯落的箭痕清晰可見,凹凹凸凸,當年的烽火歲月依舊在城牆上的錦旗裡隨風招展,兵士規律地矗立在城頭和城門,像一個個豐碑,更像一個個不變的色彩,莊重、嚴肅和安全。

我拉著杏兒,一溜煙奔到城門前。

“來了、來了,他們來了”一個守城的兵士對著領頭的講。

“嗯嗯,我看見了,閉嘴,小聲點兒”領頭的說。

我們走到兵士面前,報了姓名、看了通關憑證,他們就放我們進城了,可是我總覺得怪怪的,感覺那領頭的一直看著我,眼神裡有喜悅、有憤怒,還有那麼一絲絲退卻。

不管了,人都快餓暈了,趕緊找吃的。

“快,速去稟報,你,跟著他們,注意千萬不要被發現了!”

“是”兩個兵士分路出發。

我跟杏兒找到一家包子鋪,摸摸身上的銅錢,一人要了兩個包子,一碗清水。

“三兒,這城裡好熱鬧啊!”杏兒說

“是啊,比起我們那山裡,這兒才是男人該待的地方!”

“吃完包子,陪我去逛逛好不好?”

“我們要先去找客棧,不然今晚上就只能露宿街頭了”

“什麼,客棧?我們這樣子住得起客棧?”杏兒摸摸包袱裡的銅板。

“那咋辦,難不成真的住外面?”

“外面有什麼不好,這麼多年在山裡打獵,又不是沒住過”

我有點鬱悶,看看自己的腰包,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要不,咱現在就去找李書。讓他給我們安排地方?”

“那也得先陪我逛逛!”

“好好好,我陪你逛、陪你逛!”

包子下肚,清水發麵,肚子很快感到了滿足,城內的燈籠早早的亮了,一個一個像紅色的柿子、也像冬季冷氣迷霧中的太陽,除了渾身通紅,沒有其他顏色。

城中真是熱鬧啊,小販的叫賣聲、悠遠的茶香味、哪家院裡飄出的琵琶聲、竹竿滑過水麵的流淌聲、男子的歡笑聲、女子的哀怨聲,一點一點交錯,見縫插針似的,把這個夜色填滿,把這座城填滿,把人的空虛和浮動填滿,這是為年輕的心打造的世界,花花綠綠、期期艾艾的世界,而我、杏兒、李書都是這樣的心,這般的人,好不歡喜。

“快看,這釵子真漂亮……三兒,看看看看看,那是啥?”杏兒拉著我小腳不自覺的上下蹦跳。

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在城中的小河裡,一隻船、一撫琴、一盞燈,人在船頭坐,船隨橋頭出,琴聲縹緲浩遠,琴聲綿綿細軟,如同戰歌,更如同閨語,撩撥男人的雄心,更挑逗女人的柔情。

“真俊啊!”杏兒不自覺的讚歎。

我看了杏兒一眼,“這又什麼俊的,我要是打扮打扮,肯定比他還俊……”

“就你?”杏兒看看我,又用手指指船上那人,捂著嘴,哈哈哈哈的笑起來。

看到她笑,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