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文藝復興(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錯!我可是有一個世界的作品在後面支撐!”
誠然,莊周選擇的這位歌手,外形上比不過那些虛擬明星,但要搞清楚明星和作品的關係。
比如王祖賢。
如果你沒看過她的電影,直接見到真人,不會有額外的感覺,頂多來一句:哇,美女!
但如果你看過《倩女幽魂》《青蛇》《東方不敗風雲再起》,再見到本人,你就會:哇!是老王誒,大美人!
為什麼新生代明星,讓我們記不住?
就因為沒有這種感覺。
當然不是說明星無用,明星和作品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而且莊周深入分析了這裡的娛樂發展脈絡:從打仗的五六年,到戰後恢復秩序的三四年,將近十年的特殊時期。此後科技飛速發展,虛擬明星大放光彩,迅速成為主流。
公眾瘋狂的沉迷到這項技術中,如痴如醉,產業興盛,浮躁拜金,資本無孔不入,比現實世界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社會忽略了一個群體,就是經歷、成長在戰爭和戰後的這批人,如今已是中老年了。
他們不是新生代,他們心中有傷痛,但世界變化太快,沒有人去撫慰他們。
莊周覺得這些人很像80後、90初。
在一個物資條件不算好的時代出生、成長,上大學,工作,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和科技發展,生一個、兩個、三個,一晃人到中年,偶有喘息的時候,忽然抬頭看一眼:
這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
往年輕靠,被嫌棄;往年老靠,又算年輕,上下不挨著……
莊周主打的,就是這部分群體,他們需要撫慰。
…………
“我報名了啊!”
“我真報名了啊?”
“一百塊錢啊!”
阿沅摳摳巴巴的又付出五十塊,報名了《超新星大賽》的第五期。
“你不說今天是第一期比賽麼,從哪裡看?”
“兩個版本呢,正常版和VR版,VR要身份認證的,你個黑戶用不了。”
她摸出一個半新不舊的VR眼鏡,和一副配備手指追蹤器的手套,還挑挑眉。
嘁!
莊周只得抱著電腦鬱悶,到晚上8點,節目開始。
和2021的比賽貌似沒啥區別,一個大舞臺,底下三個真人評委。
一個叫秦朗,詞曲作者。一個叫姚書文,音樂製作人。一個是女性,叫韓鈺,著名設計師,專門設計虛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