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港娛之一地雞毛3(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在港片裡經常見到這家餐廳,第一次來,看看海景挺好的。”
莊周談不上熱情,談不上刻意裝逼,就像在街頭跟一下棋大爺聊天。
張佳振笑道:“莊先生也是港片迷?”
“算是吧,我這個年紀的一般都看過港片,您出品的那些電影我基本都看過,最喜歡的是《縱橫四海》。”
“哦?”
“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他們三個人的感覺很微妙。”
“呵,吳導演的上一部片是《喋血雙雄》,票房排在年度第八位,口碑也不高,遠沒有今日風光。
當時他很受打擊,對槍戰片心灰意冷,不願意執導《縱橫四海》。我、周潤發和張國榮一起說服他,此片非吳不演,而且薪酬待遇一切好商量,還聯手請來了鐘楚紅。
這才有了這部戲,最終票房也不錯,拿到了3千多萬……”
張佳振說著說著,忽道:“人老了就喜歡回憶往事,希望你不要介意。”
“沒有沒有,我喜歡聽,聽說您是70年代入行的?”
“我在紐約讀的電影製作,1978年回港,幫嘉禾做了兩部片。後來在麗的呼聲做了兩年,又和麥當雄搭檔。
之後在德寶、徐克工作室,都盡過綿薄之力,當然合作最多的還是吳導演……到如今,兜兜轉轉40多年了!”
張佳振摸出煙,示意莊周,莊周擺擺手,他自己點上,貌似一個蒼老的香港老炮兒,繼續道:
“我入行的時候,香港才幾十家戲院,78年,7百多萬就能拿冠軍。那時最紅的是許冠文,程龍才剛有起色。
後來戲院越來越多,明星越來越盛,港片銷往全世界,我們出個片花,報個周潤發,東南亞片商就會搶著送錢。
老實講,我們自己都搞不懂原因。
香港夾在中西文化之間,落下一身穿著西裝的江湖毛病,不倫不類,特別是混我們這行的。
市場景氣,大家有工開,有飯吃,沒人想以後怎麼樣。於是社團橫行,急功近利,癲狂過火,把自己折騰沒了,毀了信譽。
加上90年代好萊塢大舉入侵,搶奪了東亞、東南亞市場,港片一蹶不振。
我親眼見到邵氏關門,新藝城解散,德寶起了又落,嘉禾賣給了內地公司,只有銀都還在……
放眼看去,每年都是好萊塢霸佔排行榜,純港片早就完蛋了。
觀眾們總在講,港片精神。其實在我們行內人看來,哪有什麼港片精神?你知不知當年環境有惡劣?黑澀會有多囂張?
你知不知周潤發拍《英雄本色》的時候,還軋著好幾部戲,只為撈錢啊?他當年有十部片上映啊!
所以我講,我們都不清楚港片是怎麼紅的。如果真要講精神,那只是電影人團結一心的精神。”
“但當年起碼有錢賺。”莊周笑道。
“對,當年最好的就是有錢賺!”
張佳振也笑了笑,道:“所以感謝政府拉了我們一把,讓我們還能討口飯吃。”
(還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