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路程,皓天仍然是一路走,一路修行,但是,仍然感受不到修為的增加,甚至比起煉氣九層的時候更加離譜了。

那時候,還似乎能夠感受到一點點,而現在卻似乎一點點都感受不到了,不過反正也沒事不是,於是功法照樣修煉。

從少林到武當總共一千多里,期間遇山翻山,遇水趟水。

但不管路途多艱難,修煉卻是雷打不動,用時一月終於到達武當山。

皓天本以為武當山上也會如少林寺一般,需要弄出些大動靜才會讓自己見到山主呢,卻不曾想,自己只是見到了一個小道士,說明了來意,就直接見到了山主。

武當山主或者也可以稱為掌門空見道長,年紀四五十歲,身材中等,不高不胖不矮也不瘦。

比起少林方丈耐看的多了,最起碼少了油膩的俗氣。

畢竟出家人太胖了,就會顯得不那麼仙風道骨,超凡脫俗了。自然就沒有了那種讓人信服的感召力。

空見道長雖然不是那麼仙風道骨,倒也有些超脫俗世的感覺。

一身黑袍,背上太極圖案,代表著道家信仰陰陽相輔相成。

道觀裡的建築更具中國古代建築風格,是難得一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建築群,而且是集合了明元清三朝的風格的建築群。

武當山的建築秉承中國建築的一概風格——對稱之美,對稱之美就在於平衡,更加契合道家思想。

而武當的建築還有一點那就是自然之美。

不管選址、還是整體佈局,都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勢,給人一種“合適”的感覺。

所謂“合適”,就是“自然”,又一次符合了道家的理念。

“施主安好,貧道有禮了。”道長雙手呈拱手禮。

“道長有禮。”皓天也不懂什麼禮,總之人家怎麼做,他自己就怎麼做,總不會錯的太多就是,於是同樣學了個拱手禮。

其實拱手禮很有講究的,講究的是右手握拳,左手包裹右手,雙手拇指向上,向前。

由於多數人都是右手為主力手,因此為表達善意,所以要把主力手用另一手包裹,以示友好,這才是拱手禮的涵義。

不過雖然不懂,皓天依然學了個似模似樣,這也幸好他如今的神識比較敏銳,不然鬧出個笑話也不一定呢。

雙方見禮過後,空見道長引皓天入大殿內交談。而且道長並沒有先走一步,而是跟皓天並排前行。

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足可見道長的為人處事平易近人。

皓天感受到了與少林截然不同的待遇,心中頗受觸動——同樣是出家人,似乎和尚不如道士更加容易接近。

皓天隨著空見道長走到大殿,分賓主落座。

弟子為兩人面前各自敬上一碗茶,隨即退出了大殿。

空見道長髮聲詢問:“施主,不知此來有何見教?”

皓天也沒有什麼廢話,直奔主題。

“道長,我就直抒來意了,不過我的話,可能有些觸及你們的隱秘的嫌疑,如果道長不方便解答,我自去他處尋訪便是。”

畢竟各家都有自己的隱秘,皓天不想為難眼前的空見道長,因為這個空見道長頗為對皓天的口味。

“哦,施主不妨說來聽聽,能告知的,我一定不會有所隱瞞,不能告知的,我也如實相告。”

空見道長說話,就比那方丈更加讓人容易接受。

“月前,我在少林寺聽聞武當祖師張三丰,乃是一位煉氣士,而且飛昇天界了,不知是否如此?”

“三豐祖師確實是煉氣士,至於飛昇與否,卻沒有詳細的記載,畢竟過去了數百年了。

即使我們門中有隻言片語的記錄,也不便證實,還望施主莫要傳播出去,畢竟這些訊息還是有些太過於驚世駭俗了。”

“道長既然怕傳播出去,又怎麼如此相信我呢?”

皓天有些疑惑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