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閱視短影片運營者,易遙很清楚工作室的未來出路在哪。

團隊形式的閱視工作室因為體量小、資源渠道差很容易發展到瓶頸狀態,而且往往會因為專案單一導致工作室承受風險的能力變差。

&ncn機構展現出了更多的優越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前期的mcn機構運營並不需要太大的體量,運營難度並不大,但可以很好的規避工作室的發展弊端。

&ncn機構其實並非常人想象的那樣龐大,mcn首先是一個媒介。

閱視短影片平臺有幾千萬的創作者,官方統一管理的難度很大,對接渠道資源想要輻射每一個創作者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於是,就產生了mcn這種媒介型的矩陣機構。

&ncn透過矩陣的方式跟中小規模甚至是新手創作者簽約,統一管理簽約創作者的渠道、資源、流量扶持和收入問題。由mcn機構跟閱視官方對接,這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閱視官方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提升了官方對於創作者的管理效率。從形式上看,mcn更像是閱視官方的二級代理商。

閱視官方透過扶持政策、流量加持和各種活動計劃向mcn投放資源和流量,再透過mcn的分配落實在閱視影片創作者身上。

&ncn為了實現收益會更深入的研究簽約創作者的實力和潛力,做到更精準的流量投放,減輕了閱視官方的工作壓力。

&ncn跟創作者之前存在繫結關係,雙方利潤分成比例通常為四六分配,創作者六成mcn機構四成,這種矩陣式的盈利模式會幫助mcn獲得更多的變現渠道,進而提升機構等級,隨即獲得閱視官方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傾瀉,最終反饋到創作者身上。

&ncn機構簽約可以快速的獲得精準而強大的流量扶持,這對於創作者前期起號以及後期的渠道鋪設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ncn機構透過網紅矩陣的搭建,事實上已經創造出新的線上渠道。透過對旗下網紅資源的合理利用,mcn機構可以對接品牌商、生產商、銷售商,實現產品的線上轉型。在幫助創作者提升收益的同時,mcn機構也能獲得更為豐厚的利潤回報。

而作為工作室,單個的閱視專案的確有成功的可能,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工作室要承擔百分百的失敗風險。一個專案的失利就會造成整個工作室的癱瘓,風險率極高。

易遙很清楚,要想規避這些風險,讓瑤琴工作室長久的發展下去,序號產生器構轉型mcn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在這一點上,張雲創顯得很有底氣,他相信易遙沒辦法拒絕雲創的資源和渠道優勢。而實際上,張雲創之所以選擇投資瑤琴工作室,最本質的考慮還是為了壯大自身。

首先,易遙能力強,竹編專案發展潛力也後勁十足,易遙轉型mcn是必然的選擇,雲創顯然是她最好的合作選擇。而透過合作,張雲創等於提前“消滅”了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將自身的利益跟雲創的競爭者繫結,這種籌謀算計顯然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另外,張雲創雖然答應易遙投資後不參與管理決策,但畢竟張雲創會因此成為瑤琴工作室的實際投資人,甚至是最大股東。雖然看上去雲創和瑤琴工作室沒有實際的歸屬關係,但云創總裁投資瑤琴工作室,給外界的印象就必然是瑤琴工作室歸屬於雲創。

光是瑤琴工作室如今的名氣就能給雲創帶來無法想象的加持,這顯然是張雲創最想要看到的。

透過投資就把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物件,甚至完全扼殺了瑤琴工作室打敗雲創的可能,張雲創這一招不可謂不老辣。

易遙雖然運營能力強,但以她現在的眼界,顯然並沒有考慮到這些。

醫院裡。

董志這幾天一直守在陳璐身邊,吃完午飯,董志剛要去打水被陳璐叫住。

“我想回家了。”陳璐突然說道。

董志顯得很不可思議:“回家?回老家?”

看陳璐墨然點頭,董志卻突然笑了:“你可不像是能安生下去的人。”

陳璐當然想留在北京,雖然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做出了改變,可如今她真的沒有理由繼續留在北京。

整個閱視運營圈被拉入黑名單不說,手上的專案也盡數被別人搶走,甚至連唯一能夠翻盤的道秦商標陳璐也已經讓董志轉讓給了黑泉社群。

從頭再來?

重新回到隔斷房裡?

一想到這些,陳璐就感到絕望和恐懼。

似乎生活的壓力已經磨平了陳璐的鬥志,而最讓陳璐擔心的是,她很怕自己在重新開始的路上再次變成那個惡魔一般的陳璐。

“你有什麼別的打算?”沉默了很久,董志問向陳璐。

陳璐搖了搖頭:“你看我現在這樣,還能有什麼打算?”

董志猶豫了很久,但還是說道:“陳璐,汽修店的生意還不錯,你要不要……來幫我?”

陳璐明白董志的意思,這麼多年來,董志一直喜歡自己,陳璐不可能察覺不到。只是,陳璐此刻卻沒辦法答應,畢竟董志已經知道了她不堪的一面。

“我不在意的。真的。”